□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10月的一个周六,重庆市九龙坡区妇联干部接到警方火急火燎的电话:一名年轻女孩儿在九龙坡区宾馆服毒自杀正在抢救,希望待她醒后区妇联干部能去劝慰。接到电话,妇联干部立即通知区“家事工作室”婚姻家庭咨询师苏小林一同前往。
原来,这名女孩儿是外地人,到重庆寻找男友提出结婚,男友不愿意甚至躲到了外地,绝望之下,女孩服毒自杀。来到医院,妇联干部和苏小林耐心为女孩儿做了心理疏导。
出院后,女孩主动来到九龙坡区“九龙心语家事工作室”,把自己的委屈和盘托出,经过半个月的开导后,女孩儿终于打开了心结,后来她给苏小林发来微信说,她已经找到了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专家参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让每一个家庭成员走出阴霾,让每一个家庭重获幸福,是我们成立家事工作室的初衷。”九龙坡区妇联主席徐珂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家庭幸福。今年10月,九龙坡区妇联成立了区级家事工作室,专门提供恋爱交友指导、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家暴关爱帮扶、法律维权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11月23日,区妇联又在3个具有一定基础的村和社区建立了“家事工作室”。
在家事工作室队伍里,除了妇联干部还有婚姻家庭咨询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共同开展与家庭相关的纠纷调解。黄桷坪街道新市场社区是“家事工作室”试点社区之一,在拥有48栋居民楼的新市场社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网格系统。社区9名网格员加上48名楼栋长承担着家庭纠纷调解的任务。
社区书记、妇联主席贺明凤说:“家室工作室成立前,调解只有打感情牌,尽量把事‘搁平理顺’了,也就算调解成功了,遇到牵涉到法律法规相关的纠纷,遇到容易走极端的调解对象,大家就很头疼。”家事工作室成立后,每周三有律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到社区定点开展服务,网格员们同时到场,向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学习知识。“有了专业力量的参与,调解更有说服力,效率高多了。”贺明凤说。
“家事工作室”受欢迎,村社争相申请成立
含谷镇含湖村是“家事工作室”试点村,村里拿出15平方米的场地精心装修成“家事工作室”,这对办公场地并不算宽大的含湖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我们用心投入,不是为了挂块牌子、做个样子,是因为真的太需要了。”含谷镇妇联主席商红梅告诉记者,含湖村刚刚拆迁,村民们住进了安置房、分得了拆迁款,一朝变为了城市人却并没有让一些家庭幸福起来,村里的家庭矛盾比以前更复杂:丈夫带着拆迁款跑了,儿子儿媳把老人赶出家门,因为分配不均兄弟姐妹矛盾重重……
这些都是村里面临的头疼问题。而更为迫切的是,整个含谷镇的村子大部分正在拆迁,新的家庭矛盾会陆续产生,急需一支专业化队伍进行指导帮助。
试点不到一周,九龙坡区妇联成立“家事工作室”的消息被更多社区得知。杨家坪街道杨渡路社区书记王衍贵带着妇联主席何欣到了区妇联,希望区妇联能够尽快指导在社区成立“家事工作室”。杨渡路社区是九龙坡城中心的散居楼栋社区,外来租住户多,居民偏老龄化,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占到了社区工作总量的60%,“我们特别期待家室工作室的专业人员到社区为我们社区干部开展培训,同时在一些较为棘手的矛盾调解上给予帮助。”王衍贵说。
徐珂说,考虑到部分村和社区的迫切需求,下一步区妇联会发动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到家事调解队伍,根据不同村和社区的现有条件与需求,先在急需的村和社区成立“家事工作室”。
正当记者采访时,一份求助信交到了区妇联“家事工作室”,求助信里的父亲希望区妇联能尽快派一名心理咨询师,给手术后总是猜忌的女婿做心理辅导,挽救女儿的家庭。记者获悉,九龙坡区“家事工作室”的成员将联合对这个家庭进行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