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1月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中国女企业家的崛起轨迹与全新挑战 谈性别平等,要有态度更要有策略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8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视窗

《工作-家庭冲突交叉效应的性别差异》

作者: 李海 姚蕾 张勉 朱金强

本文基于性别角色一致理论和为了家庭的工作优先观点,以250对中国夫妻配对数据为样本,考察了工作-家庭冲突对配偶生活满意度交叉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略有变化的情境下,工作-家庭冲突对配偶生活满意度的交叉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妻子工作-家庭冲突对丈夫生活满意度的总效应有显著影响,而丈夫工作-家庭冲突对妻子生活满意度则无此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对配偶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中介路径同样存在性别差异:以丈夫家庭-工作冲突为中介的效应更强,而以妻子生活满意度为中介的效应更强。性别平等观的调节作用也表现出性别差异:丈夫性别平等观对妻子工作-家庭冲突与丈夫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不具调节作用,而妻子性别平等观则对丈夫工作-家庭冲突和妻子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起缓解作用。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2017年第4期

《学者自我表露差异中的性别认同——基于新浪微博文本的考察》

作者: 杨桃莲

媒介具有建构社会性别特征的作用。过去,受众是媒介建构的对象,如今,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建构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介建构自己的性别形象。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考察“田野”,对“新浪微博风云影响力榜”和“新浪风云人气榜”中65位学者所写的微博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学者们的自我表露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他们主要通过外在的不同自我表露方式和内在的不同话语策略来建构他们的性别形象。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并没得到改观,与过去不同的是,微博中的学者是在主动建构自己的性别形象,而不是被建构。

来源:《新闻大学》2017年第4期

《性别与空间:“蚁族”男性气质的建构》

作者:罗牧原 陈婉婷

本文通过考察“蚁族”群体自我建构的性别气质,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性别内外分工的问题,来回应女性主义关于公共空间(男)/私人空间(女)的二分法的批判,并指出这种二分法在“蚁族”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问题的划分。通过对城市中产阶级式的霸权男性气质与“蚁族”自身的性别气质建构互动的分析,指出随着城市空间扩张,蚁族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造成了一种畸形的公民权。而只有在性别与城市空间的交会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蚁族”群体对男性气质的协商与建构。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9期

《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完整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作者:冷静 刘伟臻 侯东敏 司继伟

本文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150名大学生进行分组,选出高、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组被试者共74名(各37名),运用信息板技术深入考察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完整性对个体职业决策过程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显著影响个体职业决策的决策时间、探索深度以及探索模式;信息完整性对个体职业决策的信息探索深度、探索模式以及决策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且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个体的决策满意度随信息完整性的减少而降低;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个体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会倾向于进行更深入的信息探索。

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第3期

《性别比失衡的再平衡:来自“关爱女孩行动”的证据》

作者:范子英 顾晓敏

2003年,我国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政策,试点县区针对独女户和纯女户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奖励和扶持政策。本文基于这一外生的自然实验,运用倍差法估计了真实经济激励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爱女孩行动”使得试点县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下降了12个百分点,在排除了瞒报、移民等因素的干扰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关爱女孩行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激励发挥作用,同期实施的打击“两非”行政干预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倾斜性的政策切实改善了试点县区的女性地位,女性受教育程度显著增加了10%。由于真实经济激励产生了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制度安排来提高生育女孩的相对收益,是促使我国性别比再平衡的可行方案。

来源:《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