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0月1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零彩礼”体现婚姻本质的回归 全球肥胖青少年40年增加10倍 江西吹响脱贫攻坚“百日行动”集结号 女传承人剪纸献礼十九大 沪滇牵手 两地妇女共创新生活 南京妇联启动“网上妇儿之家” 合肥第十二次妇代会召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4.5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梦也是咱老百姓的吉祥梦”

女传承人剪纸献礼十九大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 张华北

每遇国家大事或重要的节庆时刻,韩宝菊都要用她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剪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10月1日,她构思创作的献礼十九大剪纸作品“中国梦·吉祥梦”精彩呈现。

“一个大大的艺术字‘梦’,里边有一只昂首鸣唱的雄鸡和一个可爱的胖娃娃。”韩宝菊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描述着,“我理解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也是咱老百姓的吉祥梦,是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让我们中华民族富强起来,我们共筑吉祥梦。剪纸里面的每个元素、符号都有意思。”

韩宝菊,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河北省黄骅市渔村歧口,祖辈都是渔民。韩宝菊大量的题材来自渔村,她走进沿海村落、走上渔船、走近老人身边,收集、学习濒危的质朴的民间传统剪纸。用剪纸艺术描绘浩瀚的大海、描绘渔村民情风俗、描绘新渔村的生活。她的《海产系列》《渔家情歌》《渔家生活系列》剪纸是她创作的精华。韩宝菊说:“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村上有人结婚的时候,找我剪个窗花,我就特别开心,觉得我用一把剪刀就能帮到别人。”

2009年,黄骅渤海渔村剪纸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宝菊被评为渤海渔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此时的韩宝菊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一个人剪纸,她想让更多的人来和她一起弘扬这门中华传统民间艺术。1997年,韩宝菊毅然卖掉当时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渔需用品店,携家带口从歧口来到黄骅,创办了韩宝菊剪纸美术社、韩宝菊剪纸艺术中心。2012年,渤海渔村剪纸培训学校及韩宝菊剪纸艺术中心残疾人培训扶贫基地成立。残疾学员学费、工具费分文不取,并且学成的残疾学员可优先录取为公司员工。

韩宝菊说:“给残疾人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像正常人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如今已有近500名残疾人就业。2013年,她又创办黄骅市渤海渔村剪纸艺术培训学校,到目前为止共培训学员3000余人。丈夫、儿子、女儿,所有的家人都放弃优渥的工作,和她一起投入到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中来。

“我想,一个农村妇女,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东西。剪纸是我安身立命所在,是我能奉献给社会的技艺。”

韩宝菊走一处教一处,在旅行的火车上、在宴会的餐桌上、在渔家亲人的炕头上、在学生的课堂上,遍撒渔村剪纸艺术的“种子”。

2016年5月,韩宝菊受邀与黄骅市黄骅镇共同组织策划成立东常庄剪纸特色小镇,并建立剪纸博物馆、剪纸体验馆及剪纸展销馆。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今天上午我又接待了两拨游客,要细细讲解,还要现场表演,真是累并快乐着!”花甲之年的韩宝菊神采奕奕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