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9月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 文明 甘肃张掖:“家风课堂”你来点课 一本“孝心记账簿” 母亲的“乡言土语”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夫妻本是同林鸟生死同舟不自飞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乡言土语”

□ 吴建

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母亲虽不识字,但她有许多朴素的做人道理,一直影响着我、渗透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

母亲特别看重子女读书,笃信“书中才有黄金屋”。每天清晨,母亲都要送我到村口,一直望着我走到学校大门,她才折回身;傍晚,母亲也总是站在路口等我回家。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着我做作业。每每我有懈怠的时候,母亲总是用“树不盘不成材,人不学不成器”、“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读书各人好”等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至理名言”来教导我。

上初二时,我因和外校几个学生打架,被班主任处分了一顿,我一气之下不想学了,跑回了家。“不争气的东西!”一向对我从来都没高声的母亲,那天竟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勒令我跟她回学校。可学校为严肃校纪,拒绝接收。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委曲求全的母亲,居然跪在校长面前,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学校接纳我,还代替我向校长保证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母亲的倔强和泪水终于感动了校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母亲后来又用她唯一知道的这句读书名言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如果不是母亲的执着,也许长大后的我和她一样在土里刨食呢。

“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是她告诫子女勤俭持家的常用语。我的童年时代生活比较困难。但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日子尚能过得去,我和两个姐姐上学的费用从来没有拖欠过。

母亲虽不“知书”,却很“达理”。“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祖父母在世时,母亲让他们住向阳的房间,睡温软的床铺,有好吃的总是先孝敬他们。他们生了病,母亲送他们去看医生,端茶递药,伺候病榻。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可奶奶却常常夸奖我的母亲:“我是前世修来的福,遇上这么好的儿媳。”“做人不能丧良心”“人要走得正、行得正,脚正不怕鞋歪”“人待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是母亲教导我们做人的“金口良言”。虽然我家也穷,但只要乡邻有困难,母亲总是尽最大力量帮助别人,小到淘米篮,大到农具,母亲都接济过人家。因而在四乡八邻,母亲拥有极好的“人缘”。当我遭受困厄遇上坎坷不平时,母亲说的“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这朴实的话语便给我信心和勇气;当我取得小成功而骄傲时,耳边就响起母亲“火要空心,人要虚心”的警告。

现在看来,母亲的这些“乡言土语”虽然很俗很平常,但没有读过书的母亲能传承这些朴素的道理,使我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是多么难能可贵。母亲的家风,是我一生的财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