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9月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莫让“冠姓权”成为“甜蜜的烦恼” 昆明市成立首批7个婚姻家庭咨询室 让“最美家庭”在大连“花样绽放” “保姆校长”筑起爱的港湾 新学期 新教材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孩家庭:

莫让“冠姓权”成为“甜蜜的烦恼”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自“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家庭将生育第二个孩子列入了计划,但围绕二孩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的问题,一些家庭产生了分歧。两孩时代,如何避免因孩子跟谁姓引发的矛盾,维护家庭和睦,是部分两孩和准两孩家庭面临的新课题。

孩子随谁姓,并非都是父母说了算

方女士和卢先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大女儿5岁,小女儿7个月。说起小女儿跟谁姓,方女士多少有些无奈:生老二前,她和先生商定,如果是男孩随父姓,如果是女孩就随母姓。孩子出生前他们跟卢先生的父母提起这事时,二老没有明确反对。方女士说:“大女儿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付出了许多辛苦。这么计划,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爸妈有个安慰。”

对于女儿女婿的这个决定,方女士父母举双手赞成,做出了继续帮忙带老二的承诺。但在老二出生后,方女士的婆婆坚决反对孩子随母姓。为此,卢先生反复做母亲的工作。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将两个人的姓氏都融到孩子的姓名里。

然而,有些家庭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并不能接受这种折中的办法。据媒体报道,阿军(化名)和妻子都是福建人,两人青梅竹马。他们的第一胎男孩随父姓,2015年,他们的小儿子出生,妻子的父母提出老二要跟妈妈姓,阿军没有意见,但阿军的父母却坚决反对。原本多年关系很好的两个家庭因此产生了矛盾,并影响了小夫妻的感情。最可怜的还是孩子——二宝一年多都没有名字,也不能上户口。

北京“80后”妈妈王冉也遇到类似的麻烦。她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已经8岁了,这些年一直由自己的父母帮忙照看,可谓出钱出力。决定要二宝之初,她和先生商量二宝随自己姓,先生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当得知二宝是个男孩时,王冉的先生犹豫了:自己爸妈这关能不能过?果然,他只透露一点风声,王冉的公婆就坚决反对。

为了平衡两边的老人,王冉夫妇决定:老二跟爸爸姓;同时,把女儿的姓改随妈妈。对此,王冉的公婆勉强同意了。然而,考虑再三,王冉的妈妈主动放弃了让外孙女改姓王:“孩子已经上学了,改姓涉及很多问题,比较麻烦,孩子需要重新适应,对外孙女来说或许是一种伤害。”最终,两个孩子都随父姓。

据了解,争抢姓氏的多是双方老人,提出孩子跟妈妈姓的多是外公外婆,最大反对声音来自爷爷奶奶,孩子爸妈往往夹在其中左右为难。在跟妈妈姓的孩子中,一部分家庭的两个孩子是同性别的,另一部分家庭是大儿子跟爸爸姓,小女儿跟妈妈姓。

近日,厦门晚报对全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满一年,全市共出生二孩19068人。在受访者中,二孩跟爸爸姓的占77%,跟妈妈姓的占23%;认为二孩随父姓是传统的占44%,认为跟谁姓都无所谓的占52%,还有4%受访者认为,二孩应该随母亲姓以尊重女方的价值;出于长辈要求而让二孩随父姓的占18%,另有11%受访者担心不同的姓会影响孩子对家庭的认同感。而表示希望二孩随母姓者中,出于女方要求的占38%,出于长辈要求的占28%,另有34%受访者是出于其他原因。

不同姓,会影响孩子间的感情吗

老大老二不同姓,会不会不亲?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些年轻的父母。

梁悦和先生宋成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目前正考虑再生个孩子。梁悦希望老二随自己姓,对此,梁悦父母自然高兴,但她的公公婆婆担心,两个孩子不同姓,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是一家人的感觉,不容易形成亲兄弟(或兄妹)的概念,人为地让两个孩子生分了。既然是亲兄弟(或兄妹),就要有亲兄弟(或兄妹)的样子,在姓名中体现出来。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确实有一些家庭动了让两个孩子分开姓的心思,而少数姥姥姥爷甚至做出了倾其所有的打算。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冯雪是独生女,先生有个双胞胎哥哥,冯雪的公公婆婆已经有两个孙子了。所以,当冯雪的小儿子出生后,他们很开明地表示,孩子可以姓冯。冯雪爸妈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当即表示,“二宝跟我们姓,由我们带,以后家里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二宝’。”听父母这么一说,冯雪反而犹豫了:如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潜意识里把姓与“延续香火”的观念挂钩,分别只对跟自己姓的孩子好,或者有亲疏的差别,这种态度上的差异如果让孩子感觉到了,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与老人的关系。冯雪考虑再三,最终还是让老二跟先生姓了。“我这样做,就是希望两边老人能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毕竟,他们都是我亲生的。”

对此,也有部分家长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即便孩子不同姓,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和成长,因为,决定孩子亲密度的,一是血缘关系,两个孩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二是生活环境,两个孩子天天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成长经历相似,而不是姓谁的姓。如果两个孩子有争吵、隔阂,多半是由于家长一碗水端不平导致的。

所以,家长可以让两个孩子分别跟父母姓,但始终要让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家长在养育过程中也不要过多强调“跟谁姓”这个概念,因为孩子都很敏感,如果家长厚此薄彼,孩子很容易就能觉察到。排除了这些因素,孩子跟谁姓都不是问题。

随谁姓都是一样的生命传承

孩子随父姓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在多子女时代,这个传统也从没有被质疑;但当我国的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女方的长辈只有女方一个孩子,一些家庭要求两个孩子有一个跟女方姓,可以理解。在这方面,夫妻双方以及他们各自的父母都应换位思考,相互体谅。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林雨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7岁,小女儿8个月。说起女儿跟谁姓,雨阳充满了对公公婆婆的感激。她告诉记者:“我和先生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早有生二孩的‘绿卡’,但一直没打算要,主要是因为我们两人都比较忙,老大是公公婆婆帮着带的,老人很辛苦,我们也不想再给家里添麻烦了。后来,四位老人觉得我儿子太孤单,劝说我们生老二给儿子添个伴儿,我父母主动请缨带孩子,见我们犹豫,公公甚至提出,无论生男生女,孩子都可以随母亲姓,这完全出乎我父母的意料,他们自然就更加支持了。”

林雨阳透露,在决定要老二之前,她和自己的父母,以及先生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跟自己姓的问题。她发自内心地感激公公婆婆能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考虑,有了小女儿之后,两家人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关于二宝跟谁姓的问题,一些受访者认为,母亲怀胎十月很辛苦,承担带孩子的主要责任;而且多数妈妈要工作,也参与挣钱养家,甚至和丈夫一起还车贷、房贷,对家庭的付出不比丈夫少,因此二孩跟妈妈姓是很自然的选择,不应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民俗学家曹敬庄也认为,传统观念中,孩子跟父姓,体现出祖先崇拜,但如今这些观念都在淡化,现在女性也不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要求一个孩子跟自己姓,也公平合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吴倩认为,要二宝也是考验家庭关系的时刻。虽然在生活上,可能需要老人帮忙,但二宝姓谁的姓这个问题,是家庭核心事务,应该由夫妻二人协商决定。曹敬庄也表示,长辈的参与,很可能使问题本身复杂化,希望老人能更理性地看待此事。

同时,有受访者认为,在选择二宝的姓氏上,两家人尤其是夫妻二人应该考虑到二宝出生以后,谁会花更多的精力抚养孩子,谁跟孩子待的时间更长,谁投入更多。以投入精力更多一方的感觉为主,让他们心情愉悦,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和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人认为,夫妻双方的父母容易就二孩的姓氏产生分歧。其实细想想,孩子跟谁姓,都改变不了血缘与亲情。婚恋专家凌子表示,“很多年轻人对姓氏并没有老一辈看得那么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夫妻双方先达成一致,然后细致地做好双方长辈的思想工作,两家人都应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的感受,多一分理解、包容和豁达。毕竟,姓氏远不及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重要。如果因为二孩的‘冠姓权’破坏家庭和谐,得不偿失。”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方向新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事实上,婚姻法中有明确规定,孩子可以随父亲姓,也可以随母亲姓。尽管随父姓是一种文化传统,但这种“冠名权”在法律上不受保护,遗产的继承与跟谁姓也没有必然联系。“这个问题在法律层面早就解决了,之所以存在,就是传统观念还是比较强。”方向新表示,在族谱等传统观念的载体虚化后,随谁姓已经慢慢向文化符号转化。实际上,在生物性的链条上,无论随父姓随母姓,都是一样的生命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