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最温柔最慈悲的地方,在于将所有的情节都定格在他们最年轻、最闪耀的时候,之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法兰西像一处桃花源,他们把最意气风发的自己留在那里,把我们关于他们的美好的想象留在那里。
■ 黄婧
最近,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电影风头正劲,《战狼2》《建军大业》又掀起了一波爱国主义的风潮。也因此,让我有机会在刷微博的时候无意间瞥见友人推荐的一部五年前播出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我是常年剧荒,十分挑剔,这一次却花了不到三天,一口气看完了这部既没有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钩心斗角和风花雪月的31集电视剧。朱亚文在《建军大业》中饰演的周恩来儒雅、英伟,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在《我的法兰西岁月》里,他饰演的也是周恩来,和电影中一样,克制、隐忍,心怀家国天下。我必须客观地说,这部电视剧制作精良,演员的演技精湛,而令我“爱不释手”最主要的原因,是剧中另一主要角色赵世炎强大的人格魅力。
这部电视剧的背景是在20世纪初,讲述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年轻学生赴法留学,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革命先驱在法国艰辛寻求救国之道并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故事。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一生这种命题,太沉重了。依据着不完整的史料,去概括一个人的生平,不禁让人想起《邺中歌》中那句——“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没有刻意歌颂什么,也不引导观众去评价什么,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革命者的青春中那真实的横切面:年轻的蔡和森会冲动,听到会长贪污留学生的维持费气得蹦起来;聂荣臻致力于提高朋友们的穿衣品位;陈毅为了听免费的交响乐和餐厅老板周旋……
我们束之高阁的历史书里那些冷冰冰的人,也有年轻的时候。100年前,他们也只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个个有精神追求,也有艺术见解的年轻人。那些少年,也曾灰头土脸饿着肚子。
现在,年轻的我们聚在一起总在谈论音乐,谈论电影,谈论昨日的恋情和明天旅行的目的地。歌里也高唱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可他们呢?与我们截然不同。
100年前的民族危亡时刻,有许多年轻人都能坦荡无畏维护自己的信仰,甚至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时代不同,世界对于年轻人的要求不同,我们现在之所以能活得微观而具体,追逐自己的理想,是因为在这之前,有人已经把宏观而抽象的问题思考过千百遍,用生命铺成坦途,才换来我们的今天。
而100年前的这些年轻人里,我最偏爱一个人——赵世炎。
百度他的生平,赵世炎出生于1901年,1926年去世。25年,短得可以被概括在几行黑体字之间,一秒读完。说得更冷漠也更现实一些,一个历史符号而已。但是这部剧使他在我的世界里有了血与魂。
对赵世炎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场戏是在第三集。他把铺位让给了其他几位留学生,借着借宿的名义,想要给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的出场就带着江湖儿女的豪气,而言语间的自来熟又亲切备至,被陈延年严词拒绝之后的情绪转变是温文尔雅的坚决。他这个角色在这时已经有了自己鲜明的性格。
第二场戏是共产主义旅游小组的成立,五个成员在小阁楼上举行会议,赵世炎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避免声张引起跟随的特务注意力,他只能小声背诵自己的诗歌。赵世炎的扮演者李泓良老师的台词功底在这个时候对剧情的塑造有了画龙点睛的推动,一边需要压低声音,又要每一个字都吐字清楚,同时感情却要慷慨饱满很有感染力,“我们站在巴黎铁搭顶上。”配合着国际歌,我隔着屏幕也一起红了眼睛,为了一个年轻人无私的理想。
还有赵世炎最后一次去游说陈延年时,这一场戏的感情层次是我近年来看过铺垫得最好的一场戏。一开始,赵世炎敲开门,耍赖般地说着,他结合自己母亲去世的故事,企图软化陈延年和父亲陈独秀之间的矛盾。而陈延年的顽固也着实难以瓦解,耐心劝导又再次失败之后,赵世炎爆发了,这是全剧中他唯一一次发怒,他提高声调质问其为什么逢父必反。最后,赵世炎被陈延年的顽固、可爱气得笑了,同时,他帮着叠手边的衣服,自嘲是操劳的命。两次哭与笑的转换十分自然,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赵世炎的侠客精神、外交能力和家国情怀浓缩进五分钟的细腻生动表演里。我才见到了一个这样胸怀天下的赵世炎,他不再是书上一个黑体油印的名字,而是一个会嬉皮笑脸也心怀家国天下的人了。李泓良老师的塑造,让我对赵世炎这个人物充满了仰慕和崇敬。
这三场戏只是这部剧里精华的“冰山一角”。同样精彩的还有为华工打官司,勤工俭学与公费生的球赛等等,都是法兰西的中国少年们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这部剧最温柔最慈悲的地方,在于将所有的情节都定格在他们最年轻、最闪耀的时候,之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法兰西像一处桃花源,他们把最意气风发的自己留在那里,把我们关于他们的美好的想象留在那里。
屏幕里,21岁的赵世炎靠在朋友的背上,闭上眼睛,他说,天空没有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而我看着这样年轻的发着光的他,说太阳是你的名字,太阳就是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