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3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公共场所AED:如何真正成为“救命神器”? 网游入侵,五六亿人每天“玩掉”数小时 质疑让慈善走得更远 “快递强制环保包装”值得关注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游入侵,五六亿人每天“玩掉”数小时

专家建议尽快开展网游分级工作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 新华社记者 廖君 王莹 郑天虹 仇逸

地铁、公交车上,咖啡馆、餐厅里,甚至是补习班外,随处可见横拿手机,左、右手上下滑动玩网游的人群,有些还随着战斗口中念念有词。

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等多家发布的《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这些最需要学习、向上的人群,本该用于奋斗拼搏创新的时间却被网游抢走了。

网游入侵,玩家眼中心中只有“你”

武汉凯德1818的星巴克里坐满了人,许多人桌前摆着一杯咖啡,横屏拿着手机左右手上下滑动。有的桌上还两个人联网对打,不时地相互交流。

在广州少年宫大厅里,一位等孩子下课的家长随手打开手机玩起了网游,顿时聚集了一帮课间休息的小玩家上前围观,其中不乏看得如痴如醉的低年级学生,上课了也不肯离去。

类似的场景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场所不断上演。记者在多省市随机采访上百名中小学生,95%以上的学生表示用电脑、iPad、手机玩过游戏,一些学生在寒暑假里平均每天玩3小时以上,最多时曾连续玩五六小时以上。

据武汉科技大学一个学习小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82人中,男生玩网游的比例有71%,女生有47%。连平时的同学聚会,网游也是大家交流的主要话题。一般游戏的时间大多聚集于中午12点30到1点或者晚上8点到11点。

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武汉市民小李,每天中午、晚上睡觉前都会玩上一局网游,在他看来,这不仅能消磨睡前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大脑得到些许放空,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

许多应该忙碌于家庭和事业的中年人也成为网游爱好者。除了吃饭、睡觉、带孩子,40多岁的外卖送餐员老张每天都会玩网游,基本上都在3个小时以上。

实名认证存在缺陷,虚幻世界充满诱惑

记者了解到,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文化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

近日,一家热门游戏公司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以游客身份登录,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限制玩1小时,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今年3月,武汉的邹女士发现,自己和丈夫辛苦工作6年多存下的12万多元存款,有近一半不见踪影,一查才发现是10岁的儿子用来充值网游。

邹女士说,孩子是用他爸爸的身份证号注册的账号,网游后台没有去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

不少成年玩家在现实中消极厌世,却在游戏里找到成就感。老张每天都会在微信圈里查看自己的战绩排行榜,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保持着微信排行榜的前三位,这是让他最开心的事。只要看着微信游戏排行榜上,自己的名次远远超过那些他内心里看不上、但在单位只能笑脸相迎的同事们的时候,老张内心的狂喜无法言表。

沉迷网游除了可能影响学业、造成财产损失,一些充斥血腥、杀戮的网游,让一些玩家的潜意识里有了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选项。

记者从辽宁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了解到,目前该所少年犯中70%以上为抢劫犯罪,其中80%直接或间接与网游相关。其他类型犯罪中,也存在模仿网游,实施暴力犯罪及杀人等情况。

各方携手防沉溺,抢回被网游挤压时间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网游给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现在许多家长不能鉴别,甚至忽视网游对孩子的危害,有的从小就把iPad当作孩子的“电子保姆”,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

王一凡说,戒除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进行管控和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

此外,专家学者还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开展网游分级工作,完善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如“网络身份”验证制度、网络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网吧分类管理制度、游戏网站规范管理制度等。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表示,要抓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关口前移做好游戏的监管工作。同时,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