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右)、吴国盛在论坛上发言
观点摘录
朱青生:仅仅有科学是不够的。过去我们认为艺术是历史上留下来的艺术品,现在,让你对不可知永远充满了行动和探索的能力的那个不可以被归纳的事情就叫艺术。
谢宇:请大家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但更要尊重人类,尊重人类的文明。
吴国盛:今天是科学强势的时代,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科学及其技术总会勇往直前越来越迅速。所以在这个时代,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极端强势,极端被倚重的时代,我们确实要更多思考一点科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陈平原:大声地、理直气壮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让其他人更有参考。
陈 恂:请人文精神的专家们,人文科学的先锋都搞懂热力学是什么。尤其是热力学第二点。同时请做科学研究的,做技术推动的所有的科技精英,包括医学精英们都读读莎士比亚。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李雪婷 文/摄
1月14日~15日,一场以科学为入口,分享思想成果,探讨未来命运的未来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以及全世界各领域顶尖专家就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交通出行、创新教育等未来发展重要议题进行了重量级的主旨演讲和精彩纷呈的高峰对话。正如未来论坛创始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所说,与科学的亲近可能并没有在你职业生涯的飞跃中给予你太多直接的帮助,但最重要的价值是科学给我们所带来的终生的智慧和启迪。作为中国唯一的商学跨界科学传播公益平台,沈南鹏及其他几位创始人都认为,“商业智慧过去30年中在中国发展迅猛,但我们的科学发展、我们的科普教育是不是一样跟商业社会的发展同步?科学家给人们展现了这个世界的美妙,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跟科学走得更近一点,未来论坛的工作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科学并重拾当年与科学相关的记忆。”
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变得更友好?
人工智能的相关话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人工智能相关科技的突飞猛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未来的担忧。Hanson Robotic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大卫·汉森在演讲中着重介绍了他们正在开发的名叫“爱因斯坦”的类人机器人:它有非常自然的面部表情,有皮肤上的皱纹,可以看你的眼睛,听懂你说的话,并和你对话。而汉森在香港的公司就是要使这样的机器人能够真正地像人一样有生命、更强大。
“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改变整个世界,他们有娱乐、教育的应用,可以在工厂、医药领域给人类提供帮助。”同时,汉森团队正在计划五年内使机器人具有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及具有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最终达到人甚至是超越人的能力,同时他表示,应该多开发社会型机器人,甚至将这些技术植入到人的体内,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友好。
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已经大大超越想象,在接下来的“人·机·神”话题的对话环节,国内几位人文及艺术学家以跨界视角,深入探讨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正负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从来就不担心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损害,他认为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类的全体智慧迅速地集中在一起,来对付某一个人和某一群人,这样人对人工智能的失败其实也是人对人的失败,“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沮丧,也不必高兴,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正确地想出办法面对它就可以了。”
在接受人工智能发展节奏的同时,朱青生想强调的是,人仅仅有科学是不够的,因为生活的意义不是通过知识来完成的。在人性中,知识只是人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是一种思想或者是信仰,信仰的对象就是神,机器只不过是人知识的延伸,而神是人的愿望、意志和思想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围绕着我们、缠绕着我们的艺术。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宇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有无穷无尽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人与人的基因不一样,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价值观、追求的幸福感不一样,世界上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所以人的价值在异质性,而机器的特点是共同性,即便机器的完美是从一个共性的机器走向一个异性的机器,它也不能取代人。”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看法则比较悲观,他直接指出了科技发展超出人类预期的担忧——“有可能搞砸这个世界的就是科学家。”
在他心目中,人文学者搞错了没问题,会场里在座的大多数人搞错了也没关系,都可以重来一遍,可是科学家,尤其是受好奇心或者受个人野心,受功名利禄驱使而做的一系列的探索,如果走上错误的发展路径,是特别可怕的。
“我宁可它慢一点,让我们跟上来,好好讨论一下。”
他希望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是保存人类,“如果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出来了,我们人类到底处在什么位置?我宁可不要电脑,都不愿意成为机器人的玩偶。”
其次,给人工智能附加入好或坏的机能更是难以预测和掌控的,因为标准不同。“大家都说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好的,把那些不好的素质给过滤掉,可你知不知道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对好和不好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能力赋予机器人高度智力的那些人如果个人的想法是主宰人类的命运,是非常可怕的。”
最后一点令人担心的就是机器人也很可能会隐瞒自身的能力。“今天机器人学人学得很好,而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说我们会欺诈,我们会做各种各样的隐瞒,我不知道机器人有没有隐瞒它们的能力。如果它们能隐瞒自己的能力,到有一天需要爆发的时候,我们再去阻止是不可能的。”
陈平原教授希望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有科学家的讨论,更需要人文学者和普通百姓也参与进来。“也许有一天我们必须像今天讨论控制核武器一样的讨论如何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
科学会不会给人性造成颠覆性的影响?
人本健康集团联合创始人陈恂介绍了美国科学家现在正在编辑一种老鼠的基因,养活了这种新的编译过的老鼠的基因之后准备把它放到一个小岛上,因为拥有这样基因的老鼠会让叮这个老鼠的蚊子活不下来,因此就可以灭绝由蚊子引起的疾病。“我们正在干过去赋予我们心目当中的神做的事情,我们在改变生物进化的进程。”
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说:“人·机·神”这个话题其实隐喻了整个现代科学本质是人想代替神的地位,想做神要做的事。“随着现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已经达成了造物主的理想。使人神起来,使人像上帝一样地造物,使人像上帝一样永远不死。”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看到了另一点隐忧:机器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处理好和它的和谐关系?如果我们跟机的关系融洽了,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更疏远?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有比机器更好的规则来规范机的发展,所以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和谐,而不是更危险、更坏。
人性中的贪欲令人类不断去推动科技的进步,而到最近几年出现人工智能时,人性中的贪欲突然又转换成了另一个人性的特点:恐惧。
“恐惧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已经无法阻止,尤其是这种发展过程一旦引入商业操作,肯定是以调动人的贪婪与欲望为动力来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它。”朱青生教授说,“当人觉得自己有控制能力的时候,必有另外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控制人的欲望。这就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也是人还保持是人的一个未来。”
董晨认为,人工智能发展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推动社会或者人类朝好的一个方面发展,而来限制它的一些负面东西。我们需要来探讨、来研究、来规范,应该面向未来来考虑这个问题。
与神共舞才有意义
机器的强大必将解放人类,专家们认为直接的后果是将来95%的人可能无事可干。而一旦发展达到这样的高度,人文精神的作用对于人类来说则更为重要。
大多数的人文学教授希望我们在着眼人工智能未来科学的同时,可以更加尊重人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用科学颠覆一切。吴国盛教授说,人文学科的基本工作是把那些我们认为经典的、高高在上的东西续下来,而科学是要把所有不能控制的东西纳入我的范围之内。人只有处于一种平衡之中才有意义:表里、显隐、上下。你能够证明自己可以直立行走了,但是还有天空之上,还有神灵,还有超越的东西在你身上,这样使得你活得有意义。与神共舞才有意义,当你把世界全控制完了,可能人类会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
谢宇教授希望提前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新一轮的不平等危机。“我们今天可能觉得物质的发展还不够,可是将来我们的技术好了,生活改善了,我们不一定幸福,当一个社会发达了以后,就像很多国家一样不一定真正带来主观的幸福。”另外,当人类的重复性劳动都由机器来解决,大部分人空闲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在他看来,只有少数人会在这其中有巨大的收获,因为网络世界、信息化世界,创造者才是赢家,可以统治一切。大多数人可能工作不是很有意义,或者不需要劳动,或者不积极地参与,他那个时候自己追求的面很窄,空间就很少。随之,社会不平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他呼吁全社会多鼓励不同的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多维的,是个性化的,而不应是一种简单化的数学化的标签化的追求。
又讯
薛其坤、卢煜明摘得未来科学大奖
1月15日,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现场隆重举行,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共同出席颁奖典礼并正式领受大奖荣誉。此外,典礼现场还宣布设立了“未来科学大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这一全新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以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正式将大奖奖杯交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手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J. Georg Bednorz及Klaus Von Klitzing在内的在场人士向获奖者表达了敬意与祝贺。未来论坛发起人及秘书长武红表示,“我们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未来论坛将继续给热爱科学事业的人们带来希望、带来信心。”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希望通过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中,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