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自2009年起北京市建了2000家“托老所”,但是活下来的只有70家。目前,北京市正在全面摸底社区资源。通过整合各种闲置资源,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运营。服务于残疾人的“温馨家园”也有望并入养老驿站。(11月14日《北京晨报》)
2000家“托老所”,到现在只有70家活下来,而其他的都“只剩下一个门面”,“基本都荒废了”。原因在于“托老所”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如“托老所”由居委会、村委会负责运营,服务内容单一,布局不均衡。另外,“托老所”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也让其缺乏必要的运作资金,难以维系生存。
现在北京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运营,居委会、村委会今后只负责协助驿站向老年人介绍服务。驿站收取的服务费必须低于市场价,可适当高于成本价,对“特困人员”则需提供免费服务。这是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让专业公司运营,不仅更在行,对老人的服务也会更为周到,会促使更多老人主动选择养老驿站。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来激励与扶持运营者,运营者通过运营养老驿站,适当收取低于市场价的服务费,这些都有利于运营者维持运营,而不至于让养老驿站像“托老所”一样走向荒废。
当初北京建设“托老所”,是为了让老人能做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人可以白天在“托老所”,晚上回家,既能为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又能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更容易为老人接受,这样的养老思路与路径并没有错,“托老所”难以为继,并非是大方向出了问题。现在用养老驿站来替代“托老所”,大方向没有变,改变的是服务方式、运行方式等方面,这能做到扬长避短。
养老驿站不能再走“托老所”的老路,不仅要丰富服务内容,还要深入了解社区居住老人的所需所求,根据不同老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部分老人及其子女也抱有保守观念,难以接受“托老所”、养老驿站这样的养老模式,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让社区养老观念更易为人所接受,要达于此,都需要深入社区开展工作。
养老驿站一方面要坚守公益性,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运营成本,要让老人住得起,也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
现在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加,但被视为“朝阳产业”的老龄产业发展却并不顺畅。如2015年有调查显示,被访的257家养老机构中,养老服务床位空置率高达48%,48.1%的养老院收支基本持平,32.5%亏损,仅有19.4%稍有盈余。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行业,需要鼓励与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而现在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对老人服务不周到,甚至还欺诈老人养命钱,此类现象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避免损害老人权益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