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鹏
郑州的一片荒地上,住着一个62岁的老汉。他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出嫁,跟女儿住了几天公婆却闹气。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他谎称外出打工,实际是流浪拾荒,吃的是饭店剩菜。老人的女儿李红红说:父亲是偷偷从养老院走的,买东西去看他,养老院的人说他早就走了。(11月15日《重庆晨报》)
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的。含辛茹苦将独女养大成人,看着女儿走进婚姻,那一刻他的脸庞上一定是幸福的笑容。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跟随女儿生活,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为不给女儿增加负担和心理压力,老人选择走进了养老院。其实走进养老院,不过是给女儿另外一种可以接受的解脱。后来,他以“外出打工”为由走出养老院,到外地流浪,靠拾荒度日。
老人走出养老院,是为了让女儿能幸福。按照免费养老规定,“无儿无女”才能入住免费养老院,这位老人有女儿,并不属于免费范围。对于一位农村老人来说,他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这笔入院费用显然还是需要女儿支付,这就可能再次成为女儿家庭矛盾的导火索。这才是老人“谎称打工去流浪” 的原因所在。
这暴露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作为养老院,亲属将老人委托给你照顾,为何轻易让其“外出打工”,不该与老人的女儿联系一下吗?其二,作为女儿,为何老人走了很久才发现,为何不能做到“常去看看”?
在这则新闻跟帖中,很多人都在骂。其一,骂女儿不孝顺。其二,骂女婿没人性。我只想说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农村的现实。不少贫困农村的妇女地位卑微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很多农村家庭妇女来说,她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向丈夫要钱来孝顺爹妈很难。在农村,依靠女婿赡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众人没有这样的习惯,也没有这样的认知。这与城里人的观念是有差距的。
这就导致了一种悲凉事实的出现。农村的“独女老人”成为关爱的空白点。指望女儿养老难以实现,经济上也不具备条件。而指望公益养老,又不符合“无儿无女”的条件。其实,不少农村“独女老人”等同于“孤寡老人”,而这个群体却无法得到免费养老政策的照顾。这种现象不是一位老人的悲凉,而是整个农村“独女老人”的悲凉。这也是农村大多“重男轻女”的原因。
“谎称打工去流浪”照见的是农村独女户的悲凉。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农村的照顾性养老政策,不能教条地依据“无儿无女”来划分,是到了将“独女老人”纳入公益性养老范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