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
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云南省被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则成为云南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头戏。11月3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稚。
问:请介绍一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背景。
答: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各国积极响应。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会议确定了以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为三大合作支柱,以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为五个优先方向的“3+5”合作框架,目标是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从而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沿岸国家自己提出、携手推动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全流域沿岸六国谋求次区域合作全方位深化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化的重要探索,将打造更为紧密、互利合作的澜湄共同体,为该区域的合作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问:“澜湄合作”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何优势?
答:从“澜湄合作”的战略定位、发展趋势来看,与其他机制相比,其主要特点和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合作主体的自主性。“澜湄合作”机制是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沿岸国家共同主导的自主性区域合作机制,合作的规划制定和项目设置等全都由沿岸六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决定,直接反映各国的实际利益和需求;其最大优势就是由各国政府间直接推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区域内地缘人文、基础设施、政策协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在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将澜湄流域建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合作机制的开放性。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澜湄合作”将秉持中国和东盟一贯倡导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精神,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现有次区域合作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促使合作效益最大化,为流域国家提供更多的合作资源和发展机会,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湄公河流域国家也是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澜湄合作”将与“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其他合作机制及合作平台相互联通,共享资源,促进亚洲乃至亚太地区合作的发展。
三是合作领域的全面性。澜湄机制的一大特点是其合作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澜湄合作”将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平台,通过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等三个共同体的建设,流域各国可以在政治上增信释疑、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安全上共促稳定、在人文上深化交流, 促进流域内各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
问:“澜湄合作”的重点是什么?应遵循什么样的路径?
答:根据《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和其他相关文件所确立的“3+5”合作框架,各国应围绕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全面深化合作。在政治安全领域,重点是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治国理政交流,更多开展各国议会、政党、民间团体多渠道的交流,以增进政治互信。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减贫合作,改善民生。社会人文方面,重点应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青年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近期应抓住机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澜湄合作”,包括:以中线为重点加快互联互通建设;着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农业和减贫合作;增进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机制建设等。
问:请谈谈“澜湄合作”对云南的意义?
答:展望未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将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着力推进澜湄机制各项合作,打造更为紧密、互利合作的澜湄共同体,为次区域各国和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同推动次区域从“共饮一江水”到“命运共同体”的华丽升级。这对于云南而言,是一个必须把握住的重大机遇。
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一带一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记者 姚鹏 周玉林 王长路 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