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任然
10月14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在四川省巴中市见到佘华海时,他正为去北京参加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准备发言稿,53岁的他这是第一次去北京。佘华海怎么也没预料到他近三年来做的这件事能让他去北京扶贫论坛上发言,当他和记者聊起此事时坦言,“有点紧张。”
“我对农村有感情,自己挣了点小钱,就想改变一下家乡面貌,自己也发展一下事业。”这位个头不高、脸庞黝黑、一身淳朴打扮、有点坐立不安的农民大哥的一番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他当年“致富不忘乡亲”的那份真诚。
时间回溯至2012年,从事百货生意20余年的佘华海小有成就,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在村里是“有大房有小车”的富人,但他所在的恩阳区青木镇花包村却日益荒芜凋敝。佘华海总想把村庄变成幼时记忆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样子,于是,他凭借自己对村庄环境的了解以及向相关专家多次学习求证后,毅然引进苗木种植项目,并陆续流转了包含花包村附近的鹿台村等多个村庄在内的部分土地,建立了“鹿台园林场”。有了此基础,恰逢2013年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巴中行暨川商革命老区行”活动举行,在相关部门的引荐下,佘华海参加了该活动并正式加入了“光彩事业”。
加入“光彩事业”后,佘华海回村创办的公司得到当地各级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其公司2015年与花包村正式签约结对,组建了华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5600万元,流转土地1360亩,建成名贵观赏苗木种植园400余亩,发展林下种植600余亩;以商招商引进了国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种植各种水果800余亩……就地解决劳动力12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
2013年底佘华海满票当选村主任后,带领村民修道路、建蓄水池、整理荒地,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用水难问题,改变了村庄的基本面貌。
花包村共1928人,其中女性占比一半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279人,2013年时,全村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全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不到2000元。2015年该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实现6800元,当年脱贫20户59人。2016年预计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将实现7500元,且在今年将全部脱贫。
佘华海说,当年他引进项目时,村民们因此前村里做的项目都没有成功,对他的项目也不太支持,最初只有20户村民参与他的项目,而那时来他的林场务工的基本都是农村妇女。佘华海介绍,多年来坚持到其园林场、公司及合作社基地务工的人员大多都是村里的妇女。目前,务工人员中有八成是女性。
在园林场建起的第一天,佘华海就承诺,让村民到园林场务工增收,特别是留守妇女和残疾群众。但他没想到的是,从开始到现在,农村妇女不仅是支持他完成“光彩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她们用辛勤劳动的双手,让撂荒了的村庄一点一点披上了绿衣,而她们的生活也不再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