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大唐西市场景复原实景
编者按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年来,成果丰硕,影响日盛。为了反映“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女性的贡献和作为,本报派出三路记者,以行进的方式,面对面访谈,零距离观察,勾勒半边天群像,记录领头雁风采,今起呈现给读者。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
步入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大门,泥土色的墙面,深咖色合金与玻璃构建出错落的几何形屋顶,质朴、典雅、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丝路起点,盛世商魂”一行大字跃然眼前,站在玻璃“地板”向下看:古老的车辙、砖砌的水沟、残存的街道……历史遗迹一件件映入眼帘。此刻,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伴着菊花古剑与杯中美酒,梦回大唐西市,看到繁华的商铺、熙攘的人群、络绎不绝的商贾马队;看到悠悠丝路,漫漫古道,盛世繁荣;看到人们带着丝绸、锦缎、刺绣、瓷器一路西行;看到一个个被黄土尘封的丝路故事,在这里徐徐上演……
站在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面前的,正是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她气质如兰、衣着淡雅别致,用标准的普通话悦耳的声音,为大家讲解博物馆里的每一件陈列品。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她都如数家珍。随着一阵嘈杂的市井声响,带着几分痴迷与丝路情怀,她为我们开启了一个遥远的大唐和那些她所熟悉的西市故事。
王彬告诉记者,唐代长安城的西市,又称金市,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开市,至唐代末年前后维持了320年的繁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西市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源头和世界贸易大市场,起到了中外商品集散中心的重要作用。这座建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已经成为全国民办博物馆中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改写了中国民办博物馆的历史,让民办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她说。
“历史不可忘却,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遗迹,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和久远文明的最好佐证,有许多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很好东西。”在来大唐西市博物馆之前,王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担任了近8年的副馆长。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开发过程中发现较为完整的大唐西市遗址,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为了很好保护这段掩藏了很久的历史,就想在此建一座博物馆,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受组织的委派,王彬从很多人羡慕的国家级博物馆成为大唐西市这个民间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她与史为伴,着重出土文物及唐代妇女服饰和博物馆管理与教育两个领域的研究,静心研究丝路文化与精神。她先后编写了《解读国宝》丛书(四卷)、《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黄金货币》《唐墓壁画中妇女高髻浅议》等20多本学术专著。个人荣获“三秦杰出文化女性”、陕西省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半生博物馆之恋,诉不尽的丝路情怀。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唐西市博物馆迎来了新的机遇。王彬介绍说:“因为大唐西市是唐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从对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这个角度讲,无疑是非常好的机遇,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为此,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十个丝路沿线国家的博物馆建立了友好馆关系,去年还走出国门赴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陕西皮影展》,引进了《吉尔吉斯人19—20世纪的物质文化展》,这两个展览创造了中国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走进中亚和引进中亚展览的先例。此外,王彬馆长还介绍了大唐西市策划实施的“五丝工程”,即“网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国际博览园”“丝绸之路博物馆城”“丝绸之路风情街”“丝绸之路文化创新工程”。这五大工程涉及跨境贸易、文化旅游、会展演艺、学术交流、教育研讨等方方面面,是贯彻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具体举措。
“是博物馆陶冶了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修养。文物有很丰富的内涵,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在给别人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人生的饱满,精神的养分。”谈起自己与博物馆之间的感情,王彬说就是“爱与恋”——从最早的汉中市博物馆,到后来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再到现在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博物馆陪伴了她的前半生。
“船靠岸了!”“买包子了!”来到大唐西市复原实景前,嘈杂的叫卖声中,每一位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盛唐时期繁华市井生活之中。
记者手记
盛世商魂让历史照进现实
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它所呈现的是普通老百姓最为日常的市井生活。尤其是大唐西市化繁为简的、高效的、服务型的政府管理机制;“宋清卖药”的仁者义商;“乱市义举”商人共抗安史叛军等历史点滴,让我们似乎找到了古丝路繁荣300多年的盛世商魂:公平、公正、诚信、担当。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更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西市繁盛、大唐繁荣的历史归因。以史为鉴,我们坚信,每一位民族企业家唯有秉承古之商道精神,敢于担当;发扬工匠精神,追求卓越,方可互通有无,重现丝路繁华,融通世界。
(刘昆/党柏峰 王江平 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