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6月16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讨薪大姐”为公职人员立了一标杆 “虐女炫耀”如何又走入了“媒治”窠臼 让慈善救助这碗水端得更平 合格的“毒跑道” 拆违被判违法的警示意义 寄举报材料被查看不利权利保护 互助献血“充血”折射无偿献血“失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慈善救助这碗水端得更平

一次次悲情事件在媒体报道之后的“爱如潮水”提示人们这个社会不缺乏爱心,而公众滴水成河的慈善力量也是巨大的,如何在二者之间搭建起更加有效的机制性制度与做法,是当务之急。

□ 舟子

“‘偷鸡腿妈妈’获捐,同病房母亲:求求报道我们吧”,据报道,刘燕不会想到,在超市偷了一只鸡腿和一本三字经——这个令她“难堪”的行为,竟改变了她的命运。6月1日,一则“最心酸儿童节礼物——母亲偷鸡腿给生病的女儿”的新闻,让36岁的刘燕成为焦点人物。报道刊发两小时内,来自各地的爱心捐款超过30万元,一天后,刘燕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女儿住进医院接受全面治疗。几天来,爱心人士的关注热度不减。而在同一医院的同样病区,另一位母亲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记者希望得到救助:这位来自安徽农村的母亲和刘燕一样,有两位患严重肾病的女儿。还有其他家中经济困难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救助。

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因病致贫却因“难堪”获得社会关注与救治。母爱无私的光辉又一次令人感佩,此外还有更多的共鸣与同情:她的孩子生病了,其他家庭的孩子也因大病而陷入经济绝境,通过无奈的“偷鸡腿”举动,她“博得”了社会的关注,也得到了救治所需款项,但那些同样面临救治困境者怎样才能尽快得到救治孩子的“救命稻草”呢?近来,父母为救治大病患儿因经济困难而陷入绝境无奈向社会求助的事件并不鲜见。有人很幸运,他们的家庭不幸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社会捐助如潮水般涌动而来,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幸运,更多的人还在公众的关注之外、在社会救助尚未到达的荒原之上苦苦支撑寻觅……

如刘燕女儿所住医院有关人士所言;爱心是好事,但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儿童的医保政策和有关爱心救助基金。透过“偷鸡腿母亲”事件,还有不久前的“人肉靶子”事件——女孩为给患白血病的姐姐募捐,摆摊充当“人肉靶子”,让路人用弓箭射自己,射一箭收10元钱——医保等社会保障的短板在这个人口流动空前活跃、外出谋取更好生活成为新常态的历史时段变得格外“醒目”,就本次“偷鸡腿母亲”事件,就有医务人员感慨,“比她苦的累的多了去了,捐款真的捐不过来。”医院也曾为其他病人发起过捐助,但捐到一万元就没有了。希望不只帮她一个人,“希望政府能够有统一的基金放进来,我们再去申请评估,帮助更多肾病家庭”。

有关部门一直在探寻慈善救助病患的更有效途径,“偷鸡腿母亲”事件又一次提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与做法——很多的求助终端汇集于医院这一环节,何不把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设计运作路径之一:医生能够根据病情来判断谁是最需要救助的人,谁更急须得到救治。同时,建立医院与相关救助机构以及慈善社会组织之间的常态联系,让大病急须救助者在求医的路上能够有效而及时地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求助之手,而不是只能靠行为艺术般的“博眼球”行为或是某些不得已的“难堪”举动来博得同情与救助。

同情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这一次事件令人再次感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好心人,会在目睹他人陷于困境之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而千万条爱心小溪很快汇聚而成的爱心潮流,足以助一个家庭走出泥淖,重获生命与生机的曙光;同时,又令人心痛:“救济总在报道后”,陷入困境者只能以此类方式来摆脱困境,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非得以这些极端的求助方式,有时甚至是牺牲个人尊严的方式才能得到关注与救助呢?有没有一种不那么刺痛人心但是能够更常态地惠及更多被救助者的机制与方式呢?一次次极具新闻性的救助事件所“诱发”出来的蓬勃爱心能否转化为常态的救助资源呢?当同情在一次次“疲劳”之后渐渐“老”去,当“博眼球”求助行为在一次次呈现之后变得难度系数越来越高,我们该如何让同情得以常驻?让慈善爱心的付出得到最有效益的回报?为什么一方面是“比她苦的累的多了去了,捐款真的捐不过来。”而另一方面,在另类或是“难堪”的主动或是被动求助之后,社会公众的反应又往往是如一首著名的流行歌曲所唱“你的爱如潮水,爱如潮水把我包围”?在“捐不过来”与“爱如潮水”之间,到底欠缺的是什么?一次次悲情事件在媒体报道之后的“爱如潮水”提示人们这个社会不缺乏爱心,而公众滴水成河的慈善力量也是巨大的,如何在二者之间搭建起更加有效的机制性制度与做法,是当务之急。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守望悲情也守望温情,但非问题的终极解决者。如何让一次次悲情守望之后的温情机制建立起来并且成为常态,拷问的是社会治理能力,也是文明水准提高的写照。而让这碗水端得更平则不仅是急需救助者们的呼声,也是公众爱心效益最大化的应有归途:只有更加公平有效,爱心资源才不会出现严重旱涝不均的两极分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