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5月2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重庆市潼南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景区关门收费,是关闭百姓致富之门 谨防乡村非法集资陷阱 六大协会联合打造农村电商“双创工程” 京郊樱桃富农家 千亩樱桃红 万亩豌豆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千亩樱桃红 万亩豌豆绿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玉林

5月7日,天空碧蓝,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杨家湾村的樱桃红得正艳,公路边都是卖樱桃的农民。

“樱桃是杨家湾的主打经济,从2006年开始,旧圃镇就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在土城、三棵等村,水果豌豆是主产品,后海村则利用2000多棵古树梨花开发了赏花经济。”旧圃镇镇长蒋忠奎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围绕“绿色经济强省”的总体目标,旧圃镇着力打造千亩优质樱桃示范基地,万亩水果豌豆连片基地。截止到目前,这两项经济发展目标已有成效,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昭阳区妇联主席董睿武接过话茬,现在男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是在家的妇女撑起了旧圃特色农业这片天。

种樱桃,留守妇女是主力

“杨家湾的樱桃之所以果型好、颗粒大,甜中带着微酸,吃了就不想放下,主要是这片水土好,良好的酸性红土壤特别适合种樱桃。”杨家湾村的致富女能手王彦告诉记者。

旧圃镇农科站技术员兼妇联主席赵声连说,樱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旧圃的樱桃全市有名,每到这个季节市民就到杨家湾樱桃园吃樱桃和买樱桃”。

10年前,杨家湾的樱桃种植面积小,不成规模,大多在房前屋后和自留地零星种植。因为不懂得科学剪枝,樱桃树长得密集,又高又大,虽然好吃但挂果少,并且颗粒小。为了提高樱桃质量和产量,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开始指导农民种樱桃。那时旧圃还是乡,赵声连也是乡里农科站技术员,她和乡上的农科技术员们三天两头跑地头,指导农户如何剪枝、如何施肥、什么时候打药。

王彦特别感激赵声连:“我是个孤儿,父母很早就过世了,没有赵姐她们这些技术员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她不仅种了樱桃,还种了桃子、苹果、李子、梨、板栗,完美诠释了杨家湾的立体种植。

在村民李德林、温连美夫妻俩的樱桃园,记者看到,他们家有四五十棵树,“一棵树能结30斤,每斤15元,一棵树就是450元,如果收成好、价格好,一年能有两万元收入。”温连美告诉记者,樱桃进入采摘季节,在外打工的丈夫回家帮摘樱桃,而平时几十棵樱桃树的护理就靠她一人。

“杨家湾有234户,家家种樱桃,多的几百棵,少的也有几十棵。”旧圃镇旧圃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文仁告诉记者,在杨家湾是立体种植,山下樱桃、山腰桃子和苹果、山上板栗和核桃,而樱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种豌豆,农田冬季不再闲

在旧圃镇土城村委会打渔自然村,一片片绿油油的水果豌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夏季兵和妻子正在地里用剪子剪豌豆,“我家种了两亩田,一亩除去成本能有4000多元”,夏季兵说。

就像杨家湾适合种植樱桃,打渔村则是水果豌豆的天然种植场,每年收完水稻就开始种豌豆,夏季兵告诉记者:“我们的豌豆生长时间长,含糖量高,品质好,外边来收购豌豆的人特别多。”

在打渔自然村1000多亩连片豌豆田里,农民们正忙着采摘,“我们村的水果豌豆施的是农家肥和有机肥,算得上放心绿色蔬菜。”夏季兵一边剪豌豆,一边剥着吃,“吃吧,没事的,随便吃”。

每年的这个季节无数商家会来这收购,可以前通往豌豆种植基地的机耕路破破烂烂,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此,镇里专门修了一条水泥路,方便商家直接将车子开进来。

“没有种水果豌豆前,一到冬季大片农田都闲置着,农民收入也上不去,旧圃镇党委政府就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加大了对水利设施的投入。”赵声连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推广水果豌豆种植,目前水果豌豆已经成为旧圃镇主打产业之一,每亩每年给农民增收至少4000多元,比种水稻划算多了。

赵声连进一步解释说,种水果豌豆不会对稻田造成损害,还会增加土壤吸收氮,采摘后的豌豆杆都作为肥料回填,因此多年种植下来,水稻一直没有减产。如今整个旧圃镇的水果豌豆已发展到1万多亩,可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成了助农增收的“金豆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