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5月1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周末午茶 自然大学 巴特米尔湖:风景与语言无关 你若细腻,世界待你不会粗糙 枇杷熟了“弹琵琶” 行行摄摄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若细腻,世界待你不会粗糙

□ 胡杨 文/摄

4月28日晨拍“花花世界”回来,发现自家阳台上的花盆上方,盘旋着一个胖嘟嘟的大蜜蜂。我静静地站着,举着手机准备拍照,可它老动,在花上停留的时间很短。最后终于落在白色、蓝紫花边的瓜叶菊上,我啪地拍下了它可爱的身影。

不是所有飞来飞去的“嗡嗡嗡”都叫“小蜜蜂”。显然,这只蜂比一般的要大,可谓蜜蜂里的“重量级”选手。它的上半段是黄色、毛茸茸的;下半段深棕色,飞的时候发出“嗡嗡”的声音。

将照片发到朋友圈,我老妹说:“小蜜蜂吃胖了。”因为前段时间她拍了一只贪吃的小蜜蜂,就是那种常见的瘦瘦、细腰的蜜蜂。

这只是什么蜂?我的好奇心来了。要知道我住的是6楼,而外面正是百花齐放,它为何舍近求远,拖着重重的身、飞到我的阳台来采花蜜?突然想起那句话:你若盛开,蜜蜂自来。

上网一查,原来这个大块头名叫“中华木蜂”,膜翅目蜜蜂科,体长30mm,翅展35mm,主要分布在北京。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记住一个蜂的名字也能让我充满成就感。

也是同天早上,我还拍到一种粉色的花,用繁花似锦来描述那一树花,再合适不过了。发到朋友圈,问这是什么花?有朋友说是五瓣花。刚好我有个朋友网名就叫五瓣花,结果真人五瓣花出来指正:“这不是五瓣花,是锦带花。”我“度娘”了下,果然是锦带花。

于是感慨:每天的生活,可以被一朵花、一只蜜蜂打开,也可以被一首诗打开。因为这天早晨,我在微信里看到朋友的手抄叶芝的诗《倾洒的牛奶》:“我们有所为、有所思的人,我们有所思、有所为的人,必须慢慢走,越来越稀罕,像洒落在石头上的牛奶。”

是啊,美好的事物常常寄居在时空的缝隙中,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慢慢走,才不会擦肩而过,才能感应这些“无用之美”。

我们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是否源于面对眼前的事物,都太过粗枝大叶?你若细腻,世界待你不会粗糙。

那天,经过那棵隆冬时节我追拍过的腊梅,好奇心又来了,索性拐弯走到腊梅跟前,突然发现树上结果了!

原来腊梅也是结果的!果实是长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棒槌。资料上说:“腊梅结果需要特殊的土壤、气温和雨水条件,比如三天下雨、两天暴晒这样的天气下,有一定年龄的腊梅就会出现结果现象。腊梅果药用名为土巴豆,有毒,可以做泻药,不可误食。”

原来如此。如今,只要走出家门,我就能遇上自然界的“亲朋好友”,它们与我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面对自然,自己越来越像个孩子。

比如那天突然发现马褂木开花了,一边感叹自己差点儿错过它的花期,一边就去小区公园拍了那些黄色的“宝莲灯”;还有一天突然想起地黄,于是跑到“老地方”,果然它们开得正好,喜出望外……

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在《花的智慧》一书中写道:“让我们看看昆虫进入花朵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昆虫着陆在花朵那伸展开来准备妥当的下唇瓣上,由于受到花蜜芳香的吸引,它试图到达正好位于底部的、那个装有花蜜的容器。但是通道却刻意设计得十分狭窄;因此昆虫的头部在它前进时,自然而然地会碰撞这个‘酒杯’。这个酒杯脆弱得不堪一击,瞬间沿着一条便捷路线破裂开来,并且使浸泡在黏液中得两只小球裸露了出来。这些小球随即与来访者得脑壳直接亲密接触,并且固定其上,牢牢黏住不可去除,这样,昆虫离开花朵时,它就把这两个小球上长出的两根花茎以及花茎顶端上包裹捆绑着的花粉包,一并带走。”

看到这段,我“脑补”的是老妹拍的那只小蜜蜂贪吃的样子……

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而《青鸟》的作者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梅特克林说:我们应该更多地理解世上存在“大量无用而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二分法中“慢”“弱”那一部分的价值,学会在多种时空尺度中权衡人类行为的影响。

近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很流行。而我想说的是:眼前不必苟且,诗也不在远方。因为当我们能说出眼帘中每个生灵的名字,那就是最诗意的生活!

面对大自然我越来越像一个孩子,甚至某天突发奇想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自然界是我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