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陈若葵
《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25日报道,留学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董思群因主动归还巨款,今年1月被南澳州教育推广署授予“南澳留学大使”。这件事发生在2015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的董思群,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突然多了20万澳元,董思群第一时间主动归还了这笔巨款。而也就在最近,2016年研究生考试被曝漏题,涉事嫌疑人已被抓获。这两件事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孩子诚信”问题的关注。
难以拒绝的诱惑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伴随了好几代人,董思群自然也是受到了这种教育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董思群那样抵得住金钱的诱惑。
据《重庆晚报》报道,今年元宵节前,重庆市11岁男孩豆豆捡到300元的超市提货卡,豆豆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归还给失主,可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像在找提货卡。我也想过交给警察叔叔,不过要是他们也找不到失主呢?我想不如自己美美地吃一顿。”于是他在超市买了一大包零食,花去了50多元。
得知真相后的彭先生和儿子交流,最后两人决定,补足卡里的50多元,用这300元钱买了水果、牛奶和一些小食品,第二天送到敬老院去。回家的路上,豆豆说:“爸,我不该私自用捡到的提货卡。”
与金钱相似,学生在考场上的行为也是考量他们是否诚信的一个标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由于这种愿望过于强烈,一些学生便存有侥幸心理、不顾规则、铤而走险。
传纸条、打小抄、趁老师不注意交头接耳、偷看他人试卷,甚至使用作弊工具,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有少数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这些不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生之所以作弊,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功利心强以及为了给父母和老师一个交代;缺乏诚信的环境也是导致孩子弄虚作假的原因之一。同时,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分数是评价老师好坏的主要依据,而评价高低又与老师绩效工资、职位晋升等挂钩。因此,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少数老师也会对学生的作弊行为“视而不见”。
今年2月中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0名留学生因为涉嫌考试对答案而被调查,一些学生被当场记了零分。除了考试作弊,在学生中也存在出售历届考题、代写论文服务等不诚信行为。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正面临诚信危机,亟待加强对留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养。
诚信是做人的底线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一个人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人品一定不能差,诚信就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标志之一。
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董思群因其不被巨款所动,受到褒奖,并作为唯一的在校生受邀与南澳大利亚州商界、政界、教育界人士一起参加了“中国新春晚宴”。在晚宴上,出乎董思群的意料,有十余家企业的高管主动向即将毕业的她发出了工作邀请。
显然,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要寻找到道德和法律的契合点,需要改善孩子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全社会有一个崇尚诚信、褒奖诚信的氛围,让这种意识在孩子的头脑中扎根。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据报道,2015年3月2日,在南昌开往北京的一趟列车上,一个母亲因儿子不装矮以“配合”逃票而对儿子破口大骂。在车长左右为难之际,男孩掏出压岁钱说:“我可以自己补票。”
同样,在2015年7月8日由九江开往厦门北的D6525次列车上,一名中年男子带着自己和老乡的孩子,为省路费,男子先是拒不补票,继而与乘务员玩起捉迷藏,将两个要补票的孩子藏进厕所……
“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在对孩子诚信意识的养成和诚信行为的塑造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的一项调查显示,62.2%的父母要求子女“任何时候都要诚实守信”,但与此同时还有37%的父母要求孩子“要择机行事,有时人老实会吃亏。”逃票就是源于不想吃亏,但这种行为无疑给孩子做了不良示范。
培养诚实守信的孩子,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讲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希望孩子拾金不昧、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自己就要以身作则,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根针,也不拿回家,当然也不能拿单位的物品,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奉还;在大事小事上,宁可吃亏,也别想着占便宜。
答应孩子的事说到做到,父母一旦没有兑现承诺,应及时向孩子解释、道歉,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并尽快找机会弥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要孩子不撒谎,父母首先不撒谎。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信任,彼此说真话,告诉孩子说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让孩子明白说谎或许能一时蒙混过关,但迟早会让他人发现事情的真相,等真相大白之后,不仅会让你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还会失去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对你的信任;坑蒙拐骗必将受到惩罚。
孩子撒谎,往往都有原因,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想逃避批评、惩罚。这个时候,家长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分析孩子的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满足其合理需求、说明不能满足其不合理要求的理由,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一味责怪。
避免孩子考试作弊,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家长正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真实水平,不提过高要求,给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告诫孩子,考试的目的是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查找学习上的漏洞和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为了得到高分数。父母只有做到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任何成绩,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才能避免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做假。
他山之石
加拿大:诚信比成绩更重要
在幼儿园,老师采取讲故事、做游戏、参加集体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特别注重赏罚分明,表扬守规则者,批评或惩罚撒谎者。
在中学和大学,诚信教育会受到高度重视,成绩好固然重要,但若学生考试作弊或抄袭论文,则面临取消考试成绩、不能毕业的危险,而且要记入学生档案,导致今后在社会上难以找到好工作。
加拿大人认为诚信是一种很低、很实际也较容易让人接受的道德要求,比较容易做到自律。
德国:父母必须给孩子做榜样
德国人讲诚信,这与德国父母的榜样作用有很大关系。
德国政府给家长带薪育儿假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严格要求,注意言传身教:带孩子坐无人检票的公交车时,教孩子学会上车前自动买票;带孩子过马路时,即使没车也不闯红灯;与别人约会前,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时间,做到准时赴会;给孩子建立儿童银行账户,从小不赖账……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
若哪位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自己不能做出表率,邻居或亲友就会将情况报告给青少年局。不称职的父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强行送到青少年机构,或经过严格审核的家庭寄养。
据了解,德国建有一个全民信用数据库,其中储存了所有德国居民的各类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银行账户、网络缴费情况、保险信息、租房记录及个人不良记录等。这套信用体系采用 0~100的评分制度,给每个居民打分,分数越高信誉度越高。这些信用数据对于个人和企事业单位都完全公开,可以随时在网上或打电话查询。若一个人乘公交车逃票,那他再应聘时,就会因为诚信问题很难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