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3月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中央第十二巡视组专项巡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 第九轮巡视15个巡视组全部进驻 新发言人发布会精彩“首秀” 巴曙松:母亲教我“不怕慢,就怕站” 詹红荔:真情和爱心是少年审判的良方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詹红荔:真情和爱心是少年审判的良方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吴军华

□ 刘伟玲

“孩子,来,别蹲着,到阿姨身边坐。”这是参与一起重大伤害案的少年犯小华(化名)初见詹红荔时听到的第一句话。那一刻,这个已经陷入绝望的少年热泪忍不住滚滚而下。以后的日子,詹红荔每次都利用提审其他案犯的机会来看他,给他送来一些书籍,询问他的情况,给他讲法律,讲人生道理。

离开监狱后,这个曾经的失足少年,在詹红荔的帮助下,走出了阴影,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他还在詹红荔的带领下,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到老人院做好事,参加抗洪救灾,组织义演为灾区献爱心。在这个过程中,小华重新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找到了久违的幸福。

詹红荔是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处级审判员,延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少年审判工作10多年来,坚持能动司法,创新少年审判工作方法,以爱和尊重,走进少年犯的内心世界,成功教育、感化、挽救了大批像小华一样的失足少年。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

“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只要能拨动他们心中的善弦,所有的失足孩子都可以变好。”在詹红荔看来,法官的责任不仅仅在法庭,对于犯了罪的青少年,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真情和爱心帮助其真诚悔过并顺利回归社会,这才是少年审判的良方。

多年来,詹红荔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总结出适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三个‘不开庭’”:阅卷后对案件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成长经历及其社会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人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处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得到落实的“不松手”。

为帮助失足少年回归社会,詹红荔联系延平区餐饮协会,共同建立缓刑少年犯帮教基地,帮助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少年犯就业;她发起建立了“救助贫困失足少年专项基金”,帮助家庭贫困的少年犯复学、就业、返乡;为了不使缓刑判决成为偶犯轻罪的少年终生铭刻的犯罪“标签”,她积极推动建立少年犯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并与公安、检察机关沟通协调,依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分流疏导处理,能够行政处罚的不移送起诉,能够附条件不起诉的不移送审判。

失足少年林强(化名)因盗窃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因父母不知去向,时值三九寒冬,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且身无分文。绝望中,他找到了詹红荔。詹红荔发动同事给他捐衣物,自己从家里抱来被子,送来了零花钱,还帮他在酒店找到一份工作。詹红荔认为,“在他人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伸出一双手,让他感到社会的温暖,就是减少一片犯罪的土壤。”

对于“新生少年”,詹红荔说,“我害怕接他们的电话,又渴望接到。因为,他们的些许差错都会刺痛我的心,他们的点滴进步又都让我快乐。”

汶川大地震后第5天的一大早,詹红荔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新生少年”小林、小严打来的,他们想通过上街义唱、义卖募捐的方式,为灾区人民献爱心。3天后,一场主题为“祈福灾民,天佑中华”的赈灾义演在南平激情广场举行。20余名小伙子集结在广场中央的红旗下,用自编自导的节目深深打动了在场群众。那次活动,他们一共募集到7万多元。演出结束后,“新生少年”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望着这群年轻可爱的小伙子,詹红荔也不禁热泪盈眶。

在少年审判工作中,詹红荔先后化解了5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挽救了8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她建立了400多名“新生少年”帮教档案,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生日、犯罪动机和原因、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及帮教措施等;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还开通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解答群众咨询求助电话2500多个,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主讲法制教育课,受教育学生达到4万多人次。

詹红荔说:“一个个失足少年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在我们言行的引导下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我们社会大家庭,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安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