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曙松与奶奶(左一)和妈妈(右)的合影。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强洪
2015年的湖北省十户“荆楚最美家庭”中,来自武汉市新洲区的巴瑞林家庭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走进这个家庭了解得知,这是一个育子成才的典范家庭:长子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次子巴劲松,中国银监会处长,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三子巴祥松,银华基金公司部门执行总监,经济学硕士。
总结巴家的家风家训,女主人朱桂芳认为是四个字:“勤劳朴实”。而父亲巴瑞林则认为:他们育子方法并不高深,只是坚持了三点“疼爱孩子,切忌溺爱;多鼓励,少指责;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上慈下孝、和睦相处。”
47岁的巴曙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对知识的敬重和追求,让我们兄弟三人在学习上从不敢懈怠,他们的言传身教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传承自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亲总是说,要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有好的家风。
我们巴家世代都是农民,爸爸是家族第一个高中生。我至今清晰地记得,父亲工作之后,通过脱产考试重回校园学习,圆了大学梦。当时我们在读小学,看到父亲这种对知识的敬重和追求,更激励我们三兄弟发奋向学。
从初中暑假开始,父亲就安排我去几个不同的地方打工,其中有榨油厂,有建筑工地。这些短暂但艰苦的锻炼经历,奠定了我坚韧的性格底色,也少了一些只是在书斋中读书的人身上常见的矫情。
父母的影响,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到我们的骨髓。
20世纪90年代初,父亲的月工资90多元,母亲月工资30多元,父母微薄的收入既要赡养老人,还要供我们三个孩子读书,捉襟见肘可想而知。白天忙里忙外,只有等孩子们都睡了,母亲才有时间就着小灯,一针一线缝鞋。
父母对我们既疼爱又不溺爱。生活上对我们关怀备至,但对我们出现的小毛病从不护短、不娇惯。男孩子小时候同别家孩子打架,即使是别家孩子先动手,父亲也会批评教育我们,要我们与人为善,让我们主动上门去道歉。而在学习上,父母总是注重对我们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培养和保护,从不一味要求我们考高分,更不会因为考了低分就严加指责我们。
记得我大四时想考研究生,但父母不高的收入既要赡养祖母,又要承担弟弟们的学习、生活费用,因此不敢擅自报考。父母知道这个事后坚决支持鼓励我报考研究生。在父母的鼓励下,我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代宗师张培刚的硕士研究生,以后又相继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
父母不仅在教育上注重以身示范,生活上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和睦邻里,都成为我们的榜样。多年来,妈妈朱桂芳和如今已经87岁的奶奶相处融洽,婆媳俩一辈子没红过脸。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父母从不打麻将,家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开展,家庭有着一个书香满屋、亲情浓厚的温馨环境。
这么多年来,不管春节有多忙,我们三兄弟都坚持回新洲老家陪父母、奶奶过节,我们会用一口地道的新洲方言与家人和乡亲们互话家长里短。
小时候当面对一大堆做不完的事我们无从着手时,母亲常常会对我们说:不怕慢,就怕站。年岁渐长,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中体现的坚韧、行动的力量。我到现在还经常用来告诫自己:着眼当下,坚持行动,就必然会有成果。这句话的意思就如同电影中流传的文艺一点的表达:“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后来我用地道的家乡话,将这句话教给了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