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家园 一场由“二胎”引发的家庭裂变 “重组”婚姻何其难 不必和前任金钱往来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由“二胎”引发的家庭裂变

■ 艾科

因为拒生二胎,

我被家人全方位“封杀”

女儿菲菲3岁了,一等她入读幼儿园,我和老公孙鹏飞就把她的饮食起居、往返接送全权交给了公婆负责。天天等,夜夜盼,终于可以没有孩子打扰了,我们特意飞去巴厘岛度假,重温二人世界。

假期结束,刚下飞机,就接到我亲妈的电话,让我们马上回家开会。听老妈电话里郑重的口气,我一时如坐针毡,母亲从机关领导岗位上退休,我早已习惯了她的指挥与领导,而每当遇到大事,老妈总爱召开会议商讨对策,这次又出了什么事?

一进家门,不仅我爸妈正襟危坐,连公婆也在场,我顿时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大气都不敢出。老妈开口了:“你们夫妻俩玩也玩好了,菲菲上幼儿园的事也不用你们操心,所以这次家庭会议,主题就是研究你和鹏飞生二胎的事情。”

我大惊失色:“菲菲才刚刚进幼儿园,离不开大人照顾,我们哪有工夫生二胎啊?再说,孩子吃穿玩具都要钱,不是空口白牙说生就能生的!”

母亲对我的意见置若罔闻,直接问孙鹏飞:“鹏飞啊,你是一家之主,别的都不用考虑,我就问你心里话,想不想生二胎?”

孙鹏飞乐呵呵地说:“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符合国家政策,我当然想多要个孩子了,好跟菲菲作伴,也显得家里人丁兴旺。”

母亲笑着问我公婆:“亲家,你们的意见呢?”

公婆早已乐开了花:“我们当然举双手赞同。菲菲刚满月的时候,我们就有这个想法了,就是一直没敢提……”说着,婆婆的目光投向了我。

母亲面不改色:“咱们是个民主的家庭,大家举手表决,同意他们小夫妻生二胎的举手。”公婆、爸妈连同孙鹏飞都举起了手。

这明显就是蓄谋已久!哪是表决,分明是宣判!我怒吼道:“你们无权干涉我的自由!”说完便愤怒地冲进了卧室。

我本以为我的反抗会让他们改变想法,没承想,父母和我反目,公婆对我置之不理,就连孙鹏飞,也总是在每个温情的夜晚,附在我耳边循循善诱:“老婆,咱们就听从爸妈的建议,完成他们的心愿,做孝顺的儿女吧。”

我用力把老公推开:“从现在开始,我要和你们划清界限,我绝不生二胎!”

渐渐地,全家人合起伙来对我实行高压政策——孙鹏飞和我冷战,让我成了独守空房的怨妇;公婆每天去幼儿园接送菲菲,费尽周折地避免与我碰面;我父母更是过分,竟然不让我进娘家的大门……

难道生二胎对他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何至于对我进行全方位的“封杀”呢?

我还是“屈服”了

我将苦恼说给了闺密们听,没想到她们纷纷劝我最好乖乖听话。她们的理由是:既然你是家中的一分子,就不能一意孤行,以免众叛亲离。况且你有条件,干吗不生?你又不需要养房养车,双方老人都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也不用你们操心,为什么不趁着大好年华多养个孩子?想想将来孩子们大了,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多好!

我一听也有理。回到家后,我对老公和公婆说我同意生二胎了。婆婆高兴坏了,马上拨通了我妈的手机:“亲家母,你女儿同意啦!”第二天,老妈就带着大包小包的吃食,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面对双方父母齐心协力地对付我,再加上老公对我采取性冷淡的惩罚措施,我不得不生。我是一家知名杂志的副主编,老公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电视台主持人,我们也算是生活体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在生二胎这个问题上,居然会慑服于父母的威逼利诱,这让我郁闷不已!

因为我的臣服,我和老公的感情又恢复了如胶似漆,同时也在为尽早完成两家老人的心愿,不辞辛劳地努力着。

半年之后,我成功怀孕。母亲对我说:“你从此在家里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了!”我只是默默地白了她一眼。

二宝姓什么引发了家庭大战

二宝终于出生了,8斤9两的男娃娃,让全家人都喜笑颜开。老公给孩子取名叫“蓬蓬”,寓意蓬蓬勃勃,而且“蓬蓬”和“菲菲”加在一起,即为他名字“鹏飞”的谐音。但没想到的是,孩子满月后,问题接踵而至。

那天,吃过满月酒,老妈对我公婆说:“亲家,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你们看啊, 你们老两口已经有了菲菲这么个可爱的孙女,我和我老伴在家孤孤单单的,能不能让蓬蓬随我们家姓刘,由我们负责带。你们放心,虽然随了我们刘家的姓,但总归还是你们的亲孙子。”

我万万没想到母亲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原来她鼓动我生二胎是早有预谋!公婆立刻变了脸色:“这怎么可以?我们养大儿子,让他娶妻生子,图的不就是儿孙满堂吗?我们自己养得起,谁也不能打我孙子的主意!”

母亲转向孙鹏飞:“鹏飞,你最开明了。你是孩子的父亲,让孩子随我们姓刘,你同意吗?”孙鹏飞低声跟我说:“这事我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有什么可商量的?谁要是把我的宝贝孙子送人,我就死在谁面前!”婆婆大声说。

母亲见一时没有结果,知趣地说回去再等消息。两家人就此不欢而散。

当晚,老公质问我:“你妈怎么这么无理取闹?让蓬蓬姓刘,亏她想得出来!要是再把孩子给他们带,非得要了我爸妈的老命!”

我也很是委屈:“我根本没想到我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再说她不也是在征求你们意见吗?当初我不同意生二胎,可你们都拿我当敌人,现在出了问题,又来埋怨我!”

老公问我:“你是什么意见?”

我嗫嚅着说:“我也想有个孩子在我爸妈跟前转悠,这样他们的老年生活才不会孤单。”

“孩子改姓刘绝不可能,也绝不能让你爸妈带孩子!”这是老公第一次冲我发火,“你自己去跟你爸妈说。”

我眼泪流了下来。

母亲和我反目成仇

我还是决定让蓬蓬姓孙,当我将这个决定开诚布公地告诉双方父母的时候,格局出现了两极分化——公婆满心欢喜地抱着蓬蓬转圈;母亲咬牙切齿地骂我忘恩负义,她对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不让蓬蓬姓刘,那么从今以后你再也不要回娘家了,我也没有你这个女儿!”

母女哪有隔夜仇?我想,母亲正在气头上,过几天一定会原谅我的。

半个月后,约莫母亲消了气,老公和我带着菲菲、蓬蓬回娘家探望二老。母亲开门看到是我们一家四口,竟然堵在门口问我们找谁。

我赔着笑脸:“妈,我们来看看您和爸爸。”

母亲冷漠地看了看我:“你们找错门了,我不认识你们!”说完“砰”地关上了门,任我在门外怎么叫喊,她都没有再出来。

我一时间手足无措,老公揽着我安慰道:“别担心,总有一天妈会想明白的。”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边哄着襁褓中的蓬蓬,一边支支吾吾地向菲菲解释“为什么外婆不让我们进家门”,目光落在专心开车的老公身上,我突然感到自己像是生活在情节复杂的电视剧里。

然而这就发生在我的现实生活里。原本其乐融融的两个大家庭,因为孩子的姓氏归属问题发生了裂变,这让身处矛盾中心的我感到迷茫。

我只期待母亲的怒火能够尽快平息,理解我的苦衷。

点评

应尊重女性的生育权

■ 钱岳

生育观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在生育上的一种反映。愿否生孩子以及愿否生二胎(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最终的抉择权在妻子。家庭成员应尊重其个人的独立价值观和抉择权,也应顺应家庭伦理由家庭本体向个人本位变化的时代趋势。

但传统的中国式婚姻往往错位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各自的边界不清导致了很多家庭矛盾的产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上海有著名的相亲角,俗称“白发相亲”。因为在那里摆摊招亲的不是年轻人,而是替他们心急如焚的父母。

很多年轻夫妻工作忙,或非常享受夫妻的二人世界,并不想生孩子,但他们因家庭压力所迫“非自愿生育”,之后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这是逐渐受到关注的“亚丁克”状态。

“包办离婚”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80后”的父母过多介入子女的生活,从而成为子女离婚的导火索,甚至父母高度参与“80后”子女的离婚过程。有媒体总结,在“80后”小夫妻的离婚纠纷中,父母有“包做主”“包要价”“包养育”的“三包”政策。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从找对象,到结婚,到生养孩子,甚至再到离婚,一个很大的共性是: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参与程度非常高。这是与时代精神相背离的。照理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年轻一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应该会有更多的自主意识,而遵从“父母之命”的传统会逐渐消退。但是,为什么父母似乎在“80后”一代的生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

第一,我们从小在父母“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下长大。即使长大成人了,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可磨灭。我们长大了,父母还会时不时使出“终极绝招”:“你觉得自己翅膀长硬了,就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是吧?”作为子女,我们心里很容易产生深深的愧疚感,从而屈从父母的意见。

第二,“80后”是独生子女一代,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密。父母也没有更多的子女需要操心、监管,自然所有的重心都落在他们唯一的孩子身上。

第三,社会的变迁使得年轻人很难“靠自己”。房价一路飙升,而买房买车几乎是结婚的前提条件,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向父母求助。生孩子后,年轻人工作忙,又不放心日托所,父母们退休了却又身体健康,拜托父母照顾孙子、孙女,似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当父母为孩子分担很多经济、生活上的难题时,他们自然可以理直气壮地为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决定。

总的来说,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没有断奶,各种事情仍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而另一方面,父母也充当着“守门员”的角色,似乎并不希望孩子断奶,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更没有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

这个故事中,小两口孩子的照顾问题、生二胎问题、姓氏问题或是二胎之后孩子怎么分配等问题,似乎都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父母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而小两口之间,一人觉得该“孝敬父母”,另一人却势单力薄,抵挡无力,只能“缴械投降”。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得接受孩子是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事实,并学会以保持独立的姿态与他们相处。”

愿更多的中国婚姻不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是一个新家庭的诞生。

生“二胎”遭遇新困惑引人深思

■ 卢晓亮

小两口本应是家庭的主体,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却显得不那么“主”了,究竟是谁抢了故事的主角呢?女主人公的母亲首当其冲。

从家庭角色而言,母亲应该是女儿“原生家庭”的主角,当她唯一的女儿出嫁后,她成了女儿新家庭的配角。由于补偿心理的作祟,她希望自己女儿再生一个孩子,跟她女儿姓,也就是承袭自己丈夫的姓氏。这样看来,这个丈母娘不仅从本源上认同了自己属于丈夫,还要求她女儿完成她未完成的“使命”——生一个“刘家人”。

这种逻辑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的“出嫁从夫”思想。事实上,当今社会早已提倡无论子女都要参与到养老活动当中来,不少家庭的老人也早就放弃了“养儿防老”的狭隘观念,但是承继香火的观念还在某些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故事当中的丈母娘就是这样一位,即使身居过要职,精明强干,也没能摆脱旧观念的“俗”,实在是可悲可叹!

也许故事中的“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可能自己也会萌生生二胎的念头。但是现在,由于自己母亲以及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施压,让她与家庭其余各方产生了背离,反而更不想生二胎了。而作为一个背离者,她要面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惩罚”,要面对这种不良关系所产生的压力。

出于种种顾虑,“我”不得不生了孩子。事实上在这个家庭中,包括“我”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考虑过“我”有没有准备好了再生二胎,以及之后在职场中将要承担多少风险和压力。毕竟在我国,对于职业女性生育的支持系统还不那么完善。

二胎可以生了,但这却成了女性需要面对更多新的压力的开始。无论是“孩子随谁姓”所导致的家庭大战,还是生完二胎后“我”回归职场后将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这些压力本应由丈夫和妻子共同承担,但是这个丈夫恰恰从头到尾扮演了一个逼迫妻子的角色。这一切,让人同情,也引人深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