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关注 “80后”:在爱与痛中试错 “被彩礼吓傻”背后的坚硬现实 信息平台 英国中产阶层结婚率跌至6成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在爱与痛中试错

——离婚率“十二连增”原因探究系列之三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性格烙印,从成长到成熟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争议。如今的他们,既是结婚的“主力军”,同时却又是离婚的主要人群,“闪婚闪离”“结婚离婚都由父母包办”“为鸡毛蒜皮小事离婚”等婚姻乱象令他们置身舆论的风口浪尖。

■ 本报记者 张丽峰 莫兰

我国离婚率12年连续递增,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也使得2.2亿正处于婚恋高峰期的“80后”再度为人们的目光所聚焦。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性格烙印,从成长到成熟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争议。如今的他们,既是结婚的“主力军”,同时却又是离婚的主要人群,“闪婚闪离”“结婚离婚都由父母包办”“为鸡毛蒜皮小事离婚”等婚姻乱象令他们置身舆论的风口浪尖。

统计数据及现实中的离婚“主力”

“‘80后’人人都是离婚狂。”“‘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在去离婚的路上。”尽管这样的说法过于夸张且以偏概全,但无论是全国性调查结果,还是地方性数据,都印证了“80后”离婚率高这一事实。

记者以“80后 离婚”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得到了335万个结果,分别比“60后”和“70后”的相关搜索结果多113万个和127万个。而全国妇联于2009年10月~2010年4月组织开展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在全国10个省区市选取了1万户家庭样本(城乡各占一半),结果显示,“80后”离婚率高达20%~30%,是“50后”“60后”的数倍。

各地的统计数据亦可佐证。2014年中山大学在上海、广州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显示,“80后”的已婚人士中,离婚人数达到或者接近一半。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的资料,2014年上海办理协议离婚登记的有52871对,其中30岁到40岁年龄段的占77.3%。在江苏南京,2015年上半年“80后”约占离婚总人数的四成,这一比例与2014年南昌市西湖区的同类数据相当。而在重庆彭水法院审结的离婚案中,“80后”离婚人群占离婚案件的比例,从2012年的35%发展到2015年1月~5月的54%。

这些数据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切身感受。《中国青年报》曾经的一项调查显示,44.7%的人感觉周围离婚的人多集中在“80后”。

相比民众的感性体会,著名婚恋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一筠对记者表达了谨慎的看法:“关于‘80后’特殊的离婚现象,目前国内并未有专门的抽样调查及研究,我们应该持更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它。”

“牵手太容易,分手很随意”

“一见倾心就结婚,一不满意就离婚。”一位民政局工作人员曾如此描述“80后”的婚姻。这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军的观察一致。“主要有几大特点:闪婚闪离现象突出,婚姻存续时间短,挽救婚姻意愿不强。”李军告诉记者。

的确,“80后”“闪婚闪离”的速度令人咋舌。2012年的一项民间统计显示,婚龄在5年内的离婚案件中,“80后”占到了55.2%。前不久,“飞人”刘翔就上演了一出“飞人速度”的“闪离”。1983年出生的他与前妻恋爱4个月便成婚,但婚姻仅维持了9个月。浙江宁波的一对小夫妻,领完结婚证才3个小时,就换成了离婚证。而据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称,她知道的“80后”闪婚闪离最快速度只有25 分钟。

上海市黄浦区法院曾对该院3年间审理的逾700件“80后”离婚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并公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半数当事人交往不足一年便结婚,甚至有8对夫妻认识还不到一个月就登记。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一些当事人竟不知对方曾有过生育史甚至智力存在障碍。当事人的平均婚姻存续时间仅为3年零9个月,更有10对当事人婚龄不到1年。

“过去,未婚男女在婚前对于对方的家庭都会有所了解,亲家之间也会有交往;而在今天这个高流动的社会,年轻人大多到外地上大学,不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及影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交往的时间非常短,根本没有时间去慢慢了解对方。”陈一筠进一步分析道,“表面上看起来两个人教育背景相当,但由于原生家庭截然不同,文化的背景和烙印都在对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直到共同生活后才发现问题和冲突非常严重,无法调和,不得不分手。”

“牵手太容易”,可能导致“分手很随意”。

由性伙伴升级而来的婚姻关系

开放的“80后”由性伙伴升级而来的婚姻关系令陈一筠倍感忧虑。

在她看来,这一代人比过去的任何一代人都更开放,很多人是先同居再结婚,以为婚姻就是性的天堂,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性的本能是求新求变,一旦新鲜期过去后,就会寻求新的刺激。这可能是隐藏得很深的离婚原因。研究发现,先同居再结婚,比未同居者的离婚率高40%,也更容易发生婚外性——因为一开始,性就跟婚姻分开了。当性成为结婚的主要动机时,婚姻就很不容易稳定。”

赵辉(化名)就是视情感如儿戏的男孩。26岁的他,至少有12年的性经验。初中时,他就与同班女生发生了关系,之后的女友基本上是半年一换,有五六个女孩为他做过人流,他却从未考虑过要与谁进入婚姻。最近他对母亲表了态:“什么样的女孩我都见过经历过了,今后我要找的,一定是个对您孝顺、令您满意、会过日子的女人。”

即使最后能够结婚,问题也不断。有一对夫妻,谈恋爱时就老吵架,一直吵进婚姻。正要分手时,妻子意外怀孕了,便不再提此事。3个月后,妻子流产,于是又闹离婚。这时,妻子再度意外怀孕,离婚再次搁浅。孩子出生后,他们又继续吵。其间丈夫家拆迁,获得一笔拆迁补偿费,丈夫就外出鬼混,将钱挥霍光。孩子一岁时,他们终于离了婚。

“既然可以喝到免费的牛奶,为什么要养奶牛?同居了一两年,新娘变旧娘,结婚也比较勉强,要么是因为怀孕了,要么是因为亲友催促。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婚姻。”陈一筠分析说,“‘80后’更经不住自由择偶的风险带来的两大考验:一是相见恨晚的机会;二是对方容颜的改变。他们物质条件优越,结婚时婚纱、玫瑰、艺术照营造出虚幻的浪漫,对真实更不易接受。经过几年的婚姻生活之后,更不能接受不那么新鲜美丽的对方。”

以自我为中心的“独一代”

“80后”的身上,深深地刻着时代特有的烙印,这些烙印无时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婚恋问题。

“你愿意做她的小火车,永远不出轨吗?”

“我愿意。”

“你愿意做他的美人鱼,永远不劈腿吗?”

“我愿意。”

“现在,请新郎新娘交换微信密码。”

这则另类的结婚证词反映了社交软件对于“互联网一代”的“80后”的重要性。而有数据显示,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就可能成为婚外情的工具,变成婚姻杀手。

“他们是独生一代,处于时代变革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是受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纠葛影响的矛盾产物。思维灵活,充满创新精神和行动能力,心地善良且乐于与人交往,对新事物和信息非常敏感。”李军话锋一转,“但是,他们也往往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阅历,缺少耐心和责任意识。这也导致了他们起诉离婚不理智,因家庭琐事导致离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据媒体披露,“80后”离婚的理由林林总总,有些相当奇葩:受不了对方睡觉打呼噜;嫌对方烧的饭不好吃;给对方发微信没有及时回;晚上睡觉不洗脚;牙膏到底是从下面挤还是从中间挤;马桶垫是翻起还是放下;到底应该谁来洗碗、做饭、洗袜子;不肯与对方交换QQ和微信密码……

“80后”自小备受呵护,长大后的婚姻、生育和养育大事,自然父母也大包大揽。从婚前的婚房、礼金、酒宴,到婚后的供房、养车、养孩子、夫妻生活、家务劳动等,父母的插手、干预无处不在。据报道,甚至有父母规定了小夫妻每星期性生活的次数和方式。

30岁的张女士就是一个例子。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在澳大利亚,为拿到绿卡与一名日籍华裔闪婚。婚后她感觉彼此的生活习惯、理念不合,拿到绿卡就离了婚。回国后,她与北京一个土豪家庭的儿子结了婚。倒不是图钱,她娘家也很富有,父母都开着奔驰车。在银行工作的她拿着高薪有些慵懒,从事金融工作的丈夫也不勤快。婆婆对她看不惯,“我儿子怎么瘦了”之类的话让她听了很不舒服。丈夫也学着其母的腔调责怪她:“你怎么不干活儿呀?!”于是两人经常吵架。

一次吵架后,张女士气得回了娘家。丈夫去接她回家,丈母娘与他吵了起来,把他轰走了。接着婆婆又找上门来,两个亲家又掐起了架。吵归吵,但他俩并不想离婚,可双方父母的态度却很坚决:“必须离!”在双方父母的干预下,他们只好散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学者王晓明的研究数据表明,“80后”婚姻中,由于父母的介入致使矛盾激化的占到了41%。根据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的统计,在“80后”离婚案中,父母参与占了九成以上。有律师透露,现在年轻人打离婚官司,双方亲属参与的越来越多,双方父母往往会为分割财产、争夺孩子抚养权争吵不休,最后变成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打斗,一个离婚案扯出好几个民事纠纷案。

对此,陈一筠认为,“婚姻要从恋人变成夫妻,从‘我’变成‘我们’,要互相包容,互相让步。很多‘80后’很难完成这个转变,因为他们在家都是‘唯我独尊’。爱情是两个人的享受,婚姻是用自由交换责任,但很多人并未准备好或没有能力承担。他们喜欢在一起,生活上互相照顾,生理上互相满足,可‘责任’两个字却在婚姻中隐退了,因为他们从小就不曾对家庭成员负过责任,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小家庭负责?!”

在观念撕裂中试错

“80后”离婚率高企,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玲发现,“两种观念的并存、纠缠与渐变,口号与实践的矛盾与断裂,内在地撕裂着这一代人,使他们总处于一个尴尬且自我矛盾的境地。”

广为流传的“婚姻冰箱论”,最能反映“以自我感受为主”的婚恋价值观和“凑合”型的父辈婚恋观之间的冲突。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电影《失恋33天》中的这段经典台词,形象地道出了两代人对于婚姻截然不同的态度。

而“80后”网友“LDYJDXL”针锋相对的回应,淋漓地体现了这一群体所秉持的价值观:“有价值的就修,没价值的就换。婚姻也是,当你看不上对方的时候,你就想换了。”

与此同时,“重精神”的传统婚恋观和“重物质”的功利婚恋观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在生活成本日益高涨的当今社会,物质是一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于是,“‘80后’的男女更加功利,更加现实,物质成为他们婚姻很重要的基础,而爱情的价值就贬低了。房子、汽车、首饰、豪华婚礼……当婚姻的外表变得越来越炫丽,婚姻的实质就很少有人去关注了。”陈一筠说。

然而,科学从来不能证明,多少钱才能成就幸福婚姻。陈一筠在深圳看到,一幢幢豪华别墅里住着一对对战斗的夫妻——因为婚姻一开始就建立在沙滩上。“结婚时追求有房有车有产业,但离婚的时候却说感情不和,这说明人们最终还是追求精神、文化、情感,可见物质并不足以维持婚姻。”

面对这些困惑,缺乏情感经验、婚姻教育的“80后”,无论是知识,还是智慧,都不足以构建“婚姻的天堂”。

中国的婚姻教育缺失由来已久。“80后”作家韩寒曾这样描述中国年轻人的婚恋现状:“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在大学都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儿女恋爱,而且要结婚。”所以有人感慨:“我们不能在恋爱中成长,只能在婚姻中试错。”试错的结果,就是离婚率的激增。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专家们给出了建议。

“我们不可盲目地给‘80后’贴标签。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本就是婚姻法的核心原则,但要避免滥用。家长除了不要负面干涉子女的婚姻外,应重视子女的婚恋需求,对影响婚姻稳定的问题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个人、社会及政府也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婚姻和感情维护的指导和帮助。”李军建议。

陈一筠则强调婚姻的现代意义,认为“由于今天的婚姻与过去不同,不再靠经济、孩子、传统观念、政治前途等约束,而是靠内在情感去维系,所以必须学习。而且它比任何职业岗位的学习都漫长,但恰恰我们的社会教育、成人教育都没有提供这个课程。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对婚姻家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像所有的职业一样,进行岗前培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