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善待生命的启蒙,他们才能懂得珍爱生命、富有同情心;才能学会关爱和扶助他人,进而才能让更多的人普遍享有健康生存的权利。然而,这些在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恰恰被忽略了,或者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不足以使他们普遍具有这样的品格,以致在孩子们的身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生命冷漠的现象。
■ 关颖
近来,连续发生中小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还有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残杀的恶性事件,实在令人发指。日前读到《现代教育报》一篇介绍德国如何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文章,感到这正是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缺少的东西,是暴力行为频发的又一不容忽视的原因。
不少德国家庭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做“饲养记录”。孩子们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德国人教孩子爱护小动物绝非小题大做,他们是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在他们的“善良教育”中,还应该有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学会宽容待人等内容。
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善待生命”这一做人的基本品格,在对那些向他人实施暴力的孩子而言是陌生的。为了一己的私利,甚至为了找乐儿、为了解气而损害生命、扼杀生命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对他人施暴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缺少同情心、漠视生命的现象则比比皆是。
多年前有过这样一件引发众人关注的事情:一些幼教专家到一个幼儿园做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听到这些让人心寒的话,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饿哭了呀!”儿子竟答:“他活该!”——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没有爱心,甚至对小朋友有些残酷,让人们难以置信。
生存是孩子的权利。对父母而言,保护孩子的生存权、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善待生命的启蒙,他们才能懂得珍爱生命、富有同情心;才能学会关爱和扶助他人,进而才能让更多的人普遍享有健康生存的权利。然而,这些在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恰恰被忽略了,或者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不足以使他们普遍具有这样的品格,以致在孩子们的身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生命冷漠的现象。
在心理学看来,人格需要之一是扶助需要。扶助需要强的人表现为富于同情心,喜欢帮助不幸的人;以仁慈、同情待人,宽恕别人,对别人较为慷慨;对有伤病的人、弱小的人愿意给予帮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对人的最简单的同情感,比如看到小朋友跌倒了会叫大人来扶他。虽然这时的孩子还不了解为什么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样做,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意识,但仍然可以启发孩子的扶助意识。从人的道德情感角度说,这种同情心是高级情感产生的基础。
儿童将同情心转化为行为,往往受成年人对儿童行为的直接评价和成年人情绪表现的影响,或者是以成年人为榜样,模仿榜样具体行为。前面所说幼儿园的孩子不肯借给生病的同伴衣服时所强调的理由,比如“妈妈不让”“妈妈会打我”等,便是妈妈们的言行在孩子身上发挥了作用。孩子即便有扶助需要,也难以违背妈妈的“教诲”。德国人通过教孩子抚养小动物的“善良教育”,则是创造真实的环境,成年人教孩子在体验中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孩子只有具备了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的美德,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自己才会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和快乐;教育孩子学会抵制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也实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