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旧址
修缮后的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旧址
□ 本报记者 王蓓 □ 胡春雷
8月末的皖中,“秋老虎”威力不减。此时,群山环抱中的安徽无为县红庙镇涧边村,苍松翠柏间,15米高的皖江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塔和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巍然挺立。
——这处占地70亩的幽静村落,曾是70多年前新四军第七师的诞生地和师部所在地。从1941年5月到1945年10月,4年多的时间里,这支在“皖南事变”的血泊中重新崛起的队伍,以不屈的脊梁,擎起了皖江人民的抗日大旗,建立了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皖江抗日根据地,共与日军进行了2000多次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0余处,击毙击伤日军1.4万人,成为侵略者不可逾越的屏障,在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统一整编新四军。5月,在原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游击纵队、皖南突围部队和部分地方武装的基础上,总兵力仅1900余人的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县胡家瓦屋成立,并逐渐发展壮大。
“华中连成片,无为是关键”。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指出,“无为是二师、五师和六师之间的中心地带,像一个纽扣,起到联结作用。”随后,师部迁至山峦之中的红庙镇三水涧,并迅速成为新七师党、政、军、群首脑机关的大本营。同时,第七师使得新四军连成一片,形成鄂豫边、皖江、淮南3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相互呼应的局面,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插入华中日军的心脏。
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引来了日军的疯狂反扑。1943年3月至4月,日寇连续两次抽调近万人的兵力,对皖江根据地的中心区进行疯狂扫荡,企图迫使新七师主力部队退缩至狭窄的巢南银屏山区,一举消灭。
面对日军的悄然进攻和四面夹击,政委曾希圣和副师长傅秋涛兵分两路突围并数次展开激战,终将扫荡粉碎。
“第一次扫荡后,七师也总结了经验,建立了三五里一个或一村一个的递步哨、消息树等各种传递消息的土办法,可以迅速掌握日军的行军方向、速度、人数等情报。”无为县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蒋克祚说:“也正是情报工作的充分运用,让此后日军的几次大规模扫荡受到重创。”
在“隐蔽据点,稳步向四方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兴水利、重农事、轻税赋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新七师以三水涧为大本营,先后开辟了桐西游击根据地、泊湖游击根据地及巢北含和地区,将皖江根据地扩展到安徽的大江南北,成为当时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当年运筹帷幄处,今日寻常百姓家。千载英名留胜迹,太平盛世续芳华。”8月27日,置身于涧边村占地约26400平方米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聆听历史,解说员告诉记者:“虽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的生活困难,可是七师的战士们却自力更生,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为新四军乃至延安都给予了财力物力上的支持。”
行走在山清水秀、如今已是“美好乡村示范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涧边村,所到之处,说起村子的革命史,村民们依旧难掩自豪:“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却从不吃百姓一粒米,农忙的时候还会帮我们做农活,自己也在前面的山上开荒种地,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笔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
70年转瞬即逝,曾经弥漫着战火与硝烟的皖中小村,早已静谧安然、美丽如画。
村落中,靠着勤劳的双手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盖起了二层小楼,而经历几十年风雨的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旧址,历经数次翻修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院内,新七师政委曾希圣同志亲手栽植的两棵梨树,如今已经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烽火铸英魂,青山埋忠骨。离村庄不远处的皖江革命烈士陵园里,可追溯名字的英雄冢和烈士碑以及为无名英雄们树立的“无字碑”,在一片苍翠中接受后人的凭吊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