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玲
日前,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揭晓,我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最高成就,也是亚洲人第一次摘得雨果奖。《三体》因极富创造力而广受赞誉,获此殊荣众望所归,但同时,书中所涉及的性别问题也被诟病。
一直以来,关于《三体》中女性角色塑造太过扁平的批评不绝于耳,有关性别歧视的质疑也从未中断过。而在今年4月,刘慈欣本人曾在网络上自爆《三体》第二部的英文版遭到了严格审查,因涉嫌性别歧视修改多达一千多处。
在刘慈欣眼里,美国编辑的“较真”显然有些小题大做。他也曾多次在接受采访时否认自己的性别歧视问题,认为自己对女性是饱含尊重和爱意的。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在他的作品中这种“尊重与爱意”只是对女性角色的一味“弱化”和“轻视”。《三体》中,男人负责拯救地球,女人只会临危添乱;男人英勇伟岸智慧并存,女人除了美丽一无是处。依旧沿袭传统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些女主人公们,不管是聪明还是愚钝,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一不是男主人公的陪衬,作用仅是彰显男人“英雄本色”的花瓶而已。
除了女性角色过于符号化,刘慈欣还借女主人公叶文杰的口“戏谑”居里夫人,说她的成功只是源于勤奋与执着,没有她别人也能做到。一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就被轻描淡写成并无特别之处的平凡女子。
在男权社会,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无才便是德的观点根深蒂固,乃至今天,尽管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追求男女平等,却仍有人受男权思想的束缚,习惯将男性塑造成“高大全”的强者,而把女性刻画成除了一副好皮囊外就没有其他优点的弱者,甚至抹杀她们的智慧与才能,忽略女人作为独立个体所具备的其他属性。
古往今来,从国内到国外,优秀女性何其之多,抛开现实,许多艺术作品也成功塑造了很多“丰满”而“立体”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鲍西亚就是一个新女性,她有知识、有风度,敢于向命运挑战,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
现在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一向主打王子救公主戏码的迪士尼,经历八十年的时代变迁推出了《冰雪奇缘》这样女性拯救女性的电影,公主不再等待男人拯救,王子也不再是千年不变的“拯救者”身份。而近几年来,强势的女性角色在美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女主角既坚强又睿智。
中国有这样一部科幻作品打入世界,是一次全面实现中国人想象力、创作力的好机会,却因为守旧的女性角色创作而受到国内外读者的诟病,实在有些遗憾。尽管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的角色设定却反映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这是作品的硬伤,也是时代的硬伤。要改变这样的现实,依然任重道远,毕竟,科幻可以现实,现实却无法科幻。作为文学创作者,在拥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同时,也应改变对女性的“固有”印象,注重女性角色的塑造,使其对笔下的男性与女性都同样的爱惜,并抱有相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