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语
我们家人一定要坚持遵纪守法的底线,做人以德为先,要有自律精神。
□ 见习记者 张明芳
盛夏七月的一个下午,记者见到了马永顺老人,作为全国政协老干部局离休干部,已是88岁高龄的马老耳聪目明,精神状态很好。如果不是马老言谈中不经意透露,记者不知道他的心脏已经装了4个支架。即便如此,这颗历经风霜的心始终记挂着国家的点滴变化,正如他年轻时便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1927年,马永顺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一个小村庄,他14岁便参加当地地方武装,后来进入华北联大学习,并早早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起那段抗战岁月,马永顺历历在目,他的青年时期是在炮火中成长起来的,他最早受的教育也来源于党的教育。“我们那一辈人的家国情怀深深烙在每个人心里,没有国哪有家,家庭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马永顺慨叹道。
马永顺老人一生的工作都与文书、文秘相关,他最早是在晋察冀边区政府任文书,又先后在华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为国务院)文书科工作。文书的工作繁杂多样,需要耐心和细致,马永顺始终勤勤恳恳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在我们那个年代,‘成家立业’,家就是集体,业就是为人民服务。”马老这样说道。
谈起自己的家风,马永顺老人认为这与他在国务院秘书处工作的那段岁月分不开,而对他影响最深的则是周总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秘书处工作的马永顺,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总理家一天三顿经常是熬白菜、拌白菜,不吃肉、不吃鸡蛋,和人民群众一起渡过难关。“总理的‘一粒米,一杯茶’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马永顺说道。
正如马永顺说的那样,他也始终秉持着艰苦朴素的家风,马永顺家中客厅里只摆放着一套使用了20年的沙发,一台小电视以及一个摆放着女儿照片的柜子。卧室摆放的木凳有五六十年之久,还是他们刚结婚时的物件,凳子已经从中间裂开。书房的单人床上铺着蓝白格子的褥单,像是学校发给学生使用的褥单。
“也难怪别人来我们家都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家。”马永顺笑着说。女儿们也说家里的摆设太过寒酸,要出钱给装修布置一下,让马老制止了。马老对于自己的生活很讲原则,“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状态,我们家不允许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人。”
马老的原则还体现在各个方面,妻子白素敏对此特别有发言权。她倒了一杯水给记者,坐在马老旁边,用右手不时拍着马老的膝盖,略带开玩笑地说:“我是经常被他‘呲儿’的。”
“平时过个马路,只要是红灯,人行道即使没有人他也不让我过,要遵守交通规则。”
马永顺有三个女儿,女儿们找工作时,老伴希望能在马老的单位给女儿们找个工作,主要是图离家近,干啥工作都行,马老断然拒绝了:“那不行,工作都得自己找,不能靠我的关系!”
马老的三个女儿也知道父亲的脾气,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工作,并像父亲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正直勤恳,不走歪门邪道。“我希望我们家人一定要坚持遵纪守法的底线,做人以德为先,要有自律精神,自己管好自己。”
在采访中,马老始终强调:“我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而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家庭,却风风雨雨六十载,今年刚刚度过钻石婚的马永顺夫妇,共同经营着这个温馨的家庭,马老曾经在金婚纪念日上作诗一首,其中写道:为党为人民,无私作奉献;教育儿孙辈,做人德为先。这应该就是马永顺夫妇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