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大二最后一课,当时26岁的湖南农大老师王伟伟收集了139张学生写的“梦想纸条”。5年后,大家或许早已忘记这张纸条,王伟伟却如约给每人发去一封将梦想拍成照片的邮件。收获满满感动之余,139名学生开始反思:当初的梦想都实现了吗?(7月14日《潇湘晨报》)
看了这条新闻,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扪心自问:我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年幼时曾异常清晰,彼时我们时常被要求以“我的理想”为题作文,大人也喜欢逗弄我们,“长大后想干啥?”不过可惜,在此以后,就很少会有人再问我们类似问题,梦想在我们心里也逐渐沦为一个模糊抽象的概念而已。因此,在我看来,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下梦想的举动值得点赞,这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与人生方向的牵引。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位老师将学生写下的梦想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时隔五年后,通过邮件发送给他们,让他们对照当年的自己,审视当下的现实。现在有句挺文艺的网络流行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老师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学生记得当年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当然,还有另一句更现实的流行语——“我们已走得太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这实际上也道出了多数人的现状:梦想总是遥不可及,生活只能随波逐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梦想真的就毫无意义了吗?
并非如此。即便在略带苦涩的现实中,我们也不应放弃对真善美的笃定信仰,对梦想的美好追求。梦想就像灯塔,它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引。只要我们不断接近梦想,内心始终保留一份纯真,生活就总有希望。
其实,这个年代并不缺少对梦想的呼吁,相反,梦想几成烂俗的话题。君不见,各类选秀节目中,选手们声泪俱下地讲述追梦故事,评委们激情澎湃地鼓励人们坚持梦想。但舞台之下,荧屏之外,我们的梦想又在哪里?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无论记得与否,我们都该感激仍在提醒我们“勿忘初心”的人。珍视自己的梦想,也呵护他人的愿望,这不正是孔子最推崇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