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姚改改
走进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几乎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乡贤文化的氛围。
从上虞区政府驱车前往上虞乡贤研究会,十来分钟的车程中,记者就走过了“英台路”“舜杰路”、舜耕公园、中华孝德园等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道路和景点。一路上,记者看到,公交车站、街墙上都张贴、悬挂着宣传乡贤文化的海报,街头公园里矗立着当地乡贤的雕塑,一些道路、桥梁和学校均用一些乡贤的姓名命名……乡贤文化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血脉之中。
上虞素有“江南名士之邦”的美誉,自2001年开始,上虞区大力挖掘乡贤文化,弘扬乡贤精神,15年过去了,如今乡贤文化在上虞日益浓郁,“生长在上虞、发展在外地、贡献在家乡”,已成为上虞的当代乡贤新风尚,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绍兴上虞,探寻乡贤文化兴旺背后的故事。
挖掘乡贤历史,抢救文化遗存
“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宣讲乡贤文化,把文化传承下去,防止传统文化断层。乡贤文化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告诉记者,在上虞,许多宣讲都开设有乡贤文化专题,中小学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也加入了乡贤文化。
2001年初,一群热爱乡土文化的热心人成立了上虞区乡贤研究会。发起人陈秋强原是上虞一所中学的校长,后下海经商。一次与客户谈业务久谈不下,他无意间说到自己是谢晋的同乡,对方马上肃然起敬,业务也很快就谈成了。这次经历让陈秋强第一次感受到乡贤文化的魅力。他打定主意要好好研究、弘扬乡贤文化。
“挖掘故乡历史、抢救文化遗产,弘扬乡贤精神,促进上虞发展”,乡贤研究会秉承这一宗旨, 在上虞点燃了乡贤文化的星星之火。
2004年初夏的一天,陈秋强接到丰惠镇祝家村的报警电话,被告知祝氏祖堂濒临倒塌。祝家村是祝英台的故里,祝氏祖堂是祝英台故里难得的物证,岂能任其消失?陈秋强赶去察看实情后,马上致信区委、区政府领导,提出自行筹资进行抢救性恢复的建议。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并批复给予抢修。后来,修复后的祝氏祖堂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
乡贤研究会的活动调动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热情,也唤醒了民间的文化自觉,群众一发现文物遭破坏,就会拨打研究会电话求救。目前,已有80多座乡贤建筑得到了建设和抢修。
在上虞乡贤研究会,记者翻开《上虞乡贤文化集锦》一书看到,56页书目将乡贤文化精髓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眼前。这是上虞区挖掘乡贤文化的一个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上虞区整理出数百位乡贤名人资料,对乡贤名人生平、事迹、作品以及家规宗谱进行了系统地收集梳理,并出版相关系列书籍。
凝聚乡贤力量,留住乡情乡愁
“挖掘、抢救乡贤文化史料固然重要,但乡贤文化资源只有为社会发展所用,乡贤文化的传承才是活的传承,这种传承才有意义。”陈秋强说。
乡贤是乡贤文化的主角,为了凝聚乡贤力量,留住乡情,上虞区搭建了各种互动平台,以促进乡贤的交流与联络。
今年2月,上虞区选择丰惠镇双溪村、盖北镇镇东村作为试点单位,成立了乡贤参事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和发展乡贤参事会的指导意见》。参事会充分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让乡贤们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决策咨询、民情反馈、监督评议及开展帮扶互助等服务。
上虞区还成立了以乡贤为主体的虞商联谊总会,还建立了上海、北京等8个联谊分会,搭建起了虞商与政府之间联络的桥梁。
“我们不断地与乡贤联络,珍惜他们的爱乡之情。可以说,我们与乡贤的关系非常好。”陈秋强说,凡有乡贤回乡时,乡贤研究会都会以“娘家人”身份,陪同乡贤走一走、看一看。得知乡贤在外乡遇到困难,研究会还会派代表前去看望慰问。
弘扬乡贤精神,造福一方乡民
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当代乡贤。29年前,她辞掉高薪工作回乡发展,并当选为村党支书记。20多年来,她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只要村民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在她的带领下,原来落后的祝温村已被建设成了经济发达的全国文明示范村。
据介绍,杭兰英有满满一抽屉的“民情记事本”,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她都了然于心。“别人当官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她考虑的全是老百姓。”陈秋强对这位不平凡的乡贤赞赏有加。
一个乡贤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千年积淀,如今,上虞乡贤精神已演绎成为“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上虞精神。多年来,上虞的乡贤关心家乡事业,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参与社会共建,推动家乡经济发展。“生长在上虞、发展在外地、贡献在家乡”成为乡贤新风尚。
据介绍,2013年以来,上虞共引进各类回归项目145个,到位资金116.6亿元,回归经济走在浙江全省前列。浙江舜杰集团出资40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贫困学生;浙江华通集团董事长王苗通,每年给乡里7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为乡里建剧院、小学、体育馆……目前,上虞全区设立乡贤出资的上规模的公益基金达180余个,本金总额达18亿元,可用资金6000万元。
除了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贤还回乡参与乡村治理。陈秋强告诉记者,当今农村空壳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乡村里的许多矛盾主要依靠乡民自治来解决。而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乡贤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他们主动承担起了部分管理基层社会的职责。
陈秋强对未来的乡贤之路十分看好。他自信地说:“我们要把乡贤这一传统文化的千年老玉擦亮,让它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