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看做是理所当然,既缺乏敏感还常常会变得无情无义。原因就是家长在平日的教育中没有及时提醒孩子要尝试体会父母及他人的关爱,要养成懂得感恩、学会付出的习惯。
■ 小尘
再过几天,就是孩子们盼望的“六一”儿童节了。每年的这个时段,家长大多会冲动购物,以便于孩子有一种“看得见”的收获;能抽出时间的家长,还会带着孩子到公园、游乐场等地狂欢一天,或者去看场电影、演出,顺便吃上一顿大餐。多数孩子的“六一”儿童节就是这么过的。
然而,衣着光鲜、饭菜可口、玩具成堆、有着大把的零花钱……享受物质富足的孩子似乎并不快乐,更不觉得幸福。面对这种状况,不少父母很困惑: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幸福呢?
蜜罐里的孩子不知足?
在别人眼里,上初二的菁菁是个优秀的女孩儿:聪明、学习好、多才多艺、对人也很有礼貌。妈妈曹女士却有一些苦恼:在生活上,菁菁吃的、穿的、用的,绝对都是高品质的;从小到大,她学小提琴、画画、舞蹈、英语等课程,所请的一对一的老师,都是妈妈精挑细选的。为了更好地照顾菁菁,从孩子一出生,曹女士就做了全职妈妈,家人对孩子也是呵护有加,都想让她过最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孩子却不领情,对家人的付出不以为然,甚至说出:“是你自己愿意在家照顾我的,我又没让你辞职!”如此冷冰冰的话,让曹女士很是心痛。
去年暑假,一家人商量去哪儿旅游,菁菁提出想去欧洲,妈妈表示,爸爸没有那么长的假期,暑假先在国内玩玩,等以后爸爸有了长假全家再一起出去。菁菁立刻就不高兴了,说了一句让爸妈既震惊又伤心的话:“凭什么你说了算!到底是你们重要,还是我重要?”
与菁菁类似,想让10岁的佟柏高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据妈妈邓女士介绍,每到周末,她和先生尽可能地安排时间,带佟柏出去玩玩。可是,经常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别别扭扭地回家——稍有一点事不顺着孩子,眨眼之间就翻脸:“以后再也不跟你们出来了!”
一次,佟柏去奶奶家说自己当上了班长,爷爷奶奶一高兴,奖励他2000元,佟柏一撇嘴:“才2000块啊,还以为能给我买个苹果手机呢”,没对爷爷奶奶说一声“谢谢”。邓女士赶紧提醒佟柏要感谢爷爷奶奶,可儿子转身看电视去了。
为此,邓女士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我们太顺着孩子了,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以至于他总也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感
或许是社会竞争的压力加深了年轻父母的焦虑,为了孩子后天少在社会上“受罪”,多数家长一方面在物质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不自觉地会拿自己孩子的短板和别人家孩子的强项做对比。于是,在学习上绝对严格要求,投入较多的精力、物力、财力,到头来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差那么一点点,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家长、孩子都有一肚子委屈。一些孩子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忧虑、郁闷,越来越没自信;除了学习,孩子和父母的生活不再有别的主题,亲情越来越淡。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给予孩子恰当的、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有的父母出于“为孩子未来的幸福着想”的愿望对孩子过度保护,处处安排好孩子的生活、替孩子做决定;限制他们结交学习等方面比自己差的同学做朋友……殊不知,当家长自认为给孩子爱的时候,或许你的爱正在破坏孩子的幸福。
幸福感是需要培养的
很多孩子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看做是理所当然,既缺乏敏感还常常会变得无情无义。原因就是家长在平日的教育中没有及时提醒孩子要尝试体会父母及他人的关爱,要养成懂得感恩、学会付出的习惯。
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之中。
“延迟满足”是一个好办法,即便是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延迟满足”的过程能让孩子感受期待,同时懂得珍惜得之不易的东西。经常被“延迟满足”的孩子,目标感会更强,更容易不沉溺于眼前的诱惑,他们懂得很多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忍耐、等待或努力才能获得。
孩子在得到满足时可能会感到快乐,但快乐和幸福是两回事,快乐是短暂的,而幸福是长期的,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家长有必要鼓励并帮助孩子树立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有了这些目标,孩子的内心就会充实,行为上就会积极向上。当孩子实现了一个个小目标时,他会一次次获得快乐和满足,这就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将这种幸福的状态持续下去,孩子就能持续体验幸福的感觉。
孩子的亲身体验与自信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经受得住“延迟满足”的孩子会是有自信的孩子,且更能获得幸福感。从孩子小的时候起,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让孩子动手实践的环境,尽量让孩子自主活动、多体验、多尝试、展现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是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多种感知经验和知识,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建构,感受成功的喜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自信心也随之提升。
幸福的孩子离不开“爱”的阳光。亲子关系中的爱应该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相尊重为前提,父母通过言谈举止、身体语言,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被承认、被关爱、受尊敬的幸福感;他们也将从中学会享受爱、学会如何爱他人。
儿童节即将来临,爸爸妈妈们不妨从今年的“六一”开始,在陪伴孩子过节的同时,教会孩子感受爱,学会体验爱,因为是学会感恩,是学会付出爱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