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萌
过年是团圆祥和的日子,但也是家庭矛盾的高发时段。这几天,家务活儿一下子变得多起来,这个看似不大,实则无法忽视的问题,成为许多家庭矛盾的诱因。大多数家庭是妻子抱怨丈夫逃避家务,或是丈夫那种应付差事的态度惹恼妻子。
其实,家务的价值在于保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让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在井然有序中。它依托的也是家庭里无形的情感氛围和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而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男性的婚姻满意度总体高于女性。
有人说,男人在婚姻里的满意度高是因为牺牲了女性在婚姻里的体验,把很多义务推给了女人。婚姻中,男人得到了满足感,而女人感到了失望。
家务是婚姻的必修课
春节前,小羽的父亲从老家来北京看望女儿。来了才发现,女儿在家忙得一刻都闲不着。女婿则窝在沙发里悠闲地喝着啤酒,刷着抖音。
父亲心痛女儿,却没法去指责,因为他年轻时也和女婿一样从不干家务。直到看到自己女儿忙碌的样子,他才意识到,在家庭里,没有一个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是妻子的付出,在支撑他们的生活。家里的事,是两个人的责任,要把两个人的日常生活当成重要的事。
米勒·伯尔曼在《亲密关系》中说过:妻子承担了全部家务或者大部分家务时,其幸福婚姻感为负值,反之亦然。只有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双方的幸福婚姻感都表现为正值。
然而,生活中有多少就像小羽丈夫的人,一句“不会干”“上班累”就甩手不管,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娱乐、等饭吃,感情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男人有主动做家务的态度,对一个家庭的幸福很重要。每个进入婚姻的人都要有这个觉悟。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告诉女儿,在对另一半的考察里,要加上一条是否有分担家务的意识。也要告诉儿子,学一些家务技能,婚姻里分担家务是必修课。最重要的是,男人是否做家务,直接影响亲密关系的质量。
伴侣参与是对情感的坚守
林萱休完产假后重返职场。一天公司很忙,比往常回家晚了一小时,宝宝一直哭闹,家里冷锅冷灶晚饭也没做。丈夫气急败坏地责问:“怎么才回来,连孩子都不管了!”林萱非常委屈,也没好气地说:“平时你出差、加班、陪客户,早出晚归是常态,家里的活儿我一肩扛,我埋怨过吗,今天稍晚一点你就不高兴。为什么只有你的工作,才理所应当被全力支持?” 正像林萱一样,女人的婚后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有种委屈感。常常是女人做了很多事,被男人认为是理所应当。
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独特的相处模式,不同的互动行为便形成了不同的互动模式。互动模式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在双方长期互动,各种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的相互作用下固化而成的。就拿林萱和丈夫来说,林萱属于一直默默承担所有家务的一方,而这种家务分工模式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可能最初林萱让丈夫帮忙带孩子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林萱也没有继续请求,久而久之,形成如今这样的模式。
在关系里,当对方开始习惯你的付出,总会不经意间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甚至,很多人认为,男人应该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女人应该做好贤内助。如果妻子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事情,丈夫因为习惯了不被需要,情感自然也会一天天淡去。实际上,一个对家庭没有情感付出的男人,事业越成功,也许会离家庭越远。
用“波什定律”唤起家务自觉
以上几个家庭中丈夫们在婚姻中的状态,不是个案。当然,这不只是男人单方面的问题,也有妻子的疏漏。男人干家务,女人习惯挑剔,缺少鼓励,久而久之,他们就丧失主动性。
心理学学者、婚恋情感专家卢悦表示,让男人参与家务,妻子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赞许少指责。他说:“亲密关系理论中,有个较少兴趣原则:投入越少,越少依赖亲密关系的一方,他们通常决定关系的走向。对应到家庭中,当男人对家庭投入过少,他们对家庭就不会珍惜。所以,要鼓励男人多做家务,当他为家庭添砖加瓦、出力流汗,自然会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心理学上的波什定律也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波什定律认为,人一旦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就会努力把其做得更好。鼓励和赞美会让男人获得自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价值,也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当他在做家务这件事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时,就会乐此不疲地继续做更多家务。投入的越多,感情就会越深,长此以往,他才会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一段婚姻里,付出与收获一定是等值的,如果一个人拼命付出,一个人心安理得享受,那么,这个家庭多半会出现情感疏离淡漠、家庭功能受损的问题,将来孩子也会复制父母的婚姻模式。如果一个家庭的家务正常运转,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感功能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家务的背后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