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童话《小王子》中说,“仪式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借助这些外在的、看得见的载体,人们得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仪式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借助适当的仪式,可以传递信仰,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传递对精致生活方式的认可与追求。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一些仪式,无疑是给孩子营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氛围,使之有机会感受“诗意”人生。不仅如此,家庭的仪式感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维持融洽的家庭关系,在家人内心留下美好的记忆,给平凡的日子增添亮色,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陈若葵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社共育已成社会共识,而实现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独具匠心的家庭仪式,能给家人带来意外的惊喜。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竞争压力,使一些家庭对此有所忽略。那么,在有仪式感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与缺乏这种体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家庭仪式感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如何?
“我心目中的仪式感”
“我小时候每晚听睡前故事,雷打不动,其实我对好多故事已经烂熟于心了,但还是要爸爸妈妈一遍遍地讲。我上学以后每天睡前还坚持请爸爸妈妈为我讲书,当然主要是以字为主的童话书、小说,为的是听到他们的声音,享受被关注、被宠爱的感觉,心里温暖、踏实、愉悦。”高二学生肖楚楚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
肖楚楚还告诉记者,刚上小学的那年冬天,她早上特别不愿意起床,为了能准时到校,妈妈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用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或《天空之城》的音乐叫她起床——这是她最爱的动画片,听到熟悉的音乐,她就不知不觉起床了。“现在想想,小时候听睡前故事和听宫崎骏的音乐,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仪式,我从这种仪式中获得了满足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节日家人团聚、生日party等“仪式感”在生活中最为普遍。“每年爷爷奶奶过生日,春节、中秋等节假日,我们一家、姑姑一家聚集在爷爷奶奶家,8口人一起吃顿团圆饭;每年除夕在家里拍全家福留作纪念,一家人其乐融融。”谈起“仪式感”,北京海淀区高一学生白烨说,她表示,这些小小的仪式很珍贵,不仅提醒家人珍惜彼此,也让家族之间有了归家的念想,“常回家看看”的仪式感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传达了“爱家”“孝老敬亲”的观念。
“从小时候起,在每个特殊的节日,爸爸妈妈都会抽出时间来陪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上幼儿园时,爸爸和我一起给妈妈做母亲节贺卡、给妈妈挑选生日礼物;和妈妈一起为爸爸做生日蛋糕;爷爷奶奶当年结婚的时候没拍过婚纱照,在他们的金婚纪念日,我们一家陪爷爷奶奶补拍婚纱照……”说起仪式感,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黎雨晴侃侃而谈,她表示,“仪式感”在生活中不应缺席,“特别是看到爷爷奶奶拍婚纱照时那种幸福、甜蜜、欣慰、满足的神情时,更觉得一些特定的生活仪式,如同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为平凡的生活‘画龙点睛’。”
小学生苏可心对仪式感最深的体会是全家每月一次的“阅读时间”。“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我都喜欢看书,所以,姥爷就提议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全家的读书交流日。这天晚上,每个人把自己最近读的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家人,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说中的一个章节或一首诗,给大家朗读。这个仪式从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如今已经坚持五年多了,我因此爱上了朗读。家庭‘阅读时间’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仪式感对孩子并非可有可无
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竞争压力,使不少家庭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模式化的生活:家长苦于在工作、家务和孩子之间寻求平衡,孩子则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课业和兴趣学习上。“累”和“没时间”,是很多家庭的共同感受,一些家庭仪式也因此被简化甚至忽略掉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人感觉家庭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大部分人觉得是仪式教育的缺失。
诚然,即便没有仪式,生活也会照常进行,如同每天太阳都会照常升起。然而,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又与今天一样。但长此以往,孩子会丧失对生活的期待,缺乏活力与热情。
谈到仪式对孩子的影响,苏可心妈妈梁女士表示:“赋予一些日常生活细节一定的仪式,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适当的家庭仪式能让孩子有存在感、幸福感,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同时也增强了亲子关系,‘阅读时间’使我们一家人更亲近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认为,爸爸妈妈的陪伴、父母给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仪式,比如睡前故事,能为孩子的内心注入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
他认为,仪式感能让孩子拥有清晰的目标,比如在孩子的生日仪式前,父母和孩子聊一聊,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新的一岁里需要有点新变化。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也赋予他使命感,孩子会认为这是我必须做到的事情,会自我激励,努力去做。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
细心营造 生活处处有仪式
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相互在意和深爱,让他看到家庭的温馨和善良,让他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他对美好生活心存向往……这些,都可以借助一些仪式,让孩子亲力亲为,进而接受家庭通过仪式感传递给他们的价值观。
仪式不分大小,只要精心营造,很多日常行为都可以成为属于自己的家庭仪式,带给家人沁入心脾的仪式感体验。
比如每学期开学前,家长和孩子一起选购新书包,或者把旧书包洗干净;准备文具;一起给新书包上书皮,让孩子意识到,从现在起,要好好迎接新学期,认真学习。
持之以恒的特定仪式,最终能成为某个固定的、不可被随意替换的神圣时刻,成为一个家庭独特的传统。比如,每天的“感恩时间”——全家人在晚上的某个时段,回顾当天的生活,各自找出一两件值得感激的事情来,或者在可能被视为不好的、甚至是沮丧的事情里找出其积极的因素。这种互动能赋予孩子一种感恩和乐观的心态,在无形中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另外,设置睡前的“祝福时间”,每天睡前,父母和孩子拥抱一下,祝福彼此“晚安”,让家的亲密延续进梦里。
制作特殊的家庭图册也能使家庭成员获得温馨甜蜜的仪式感。里面可以有家庭重要活动,各种纪念日,孩子成长珍贵瞬间如满月、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走路的照片、配图说明及简短的小故事,从这些累积起来的岁月精华中,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家人的变化;在时光流逝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看见自己与家人在不同时期的关联,看到家庭的情趣,看到生命的延续和浓浓的温情。当然,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制作这个相册。
不同的家庭,其家庭仪式各有千秋。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家庭日,在这一天,放下工作、关掉手机和电脑,去公园散步、去郊外爬山,或是去看电影、看演出;也可以将每晚的亲子游戏、假期家庭旅行、周末跟孩子一起干家务、到超市购物、定期参加公益活动纳入家庭仪式感体验中;还可以在孩子上幼儿园、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的10岁生日,爸妈的结婚纪念日等等,举行一个小小的家庭仪式,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一个个美好的记忆。
家庭仪式一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就成了一种习惯。仪式感,会让家庭更具凝聚力。
(文中认为均为化名)
仪式感更在于
享受内心的富足
■ 陈若葵
所谓仪式,其实也是我们表达情绪的一个载体,是我们在内心追求价值感的外化表现。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也不需要铺张浪费,不是物质的堆砌,朴实温暖更佳。家庭仪式感传达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家人的爱与尊重。在家庭中,通过这种特定仪式,让我们认同对方、接纳对方,表达出“我爱你”的意愿,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获得归属感。
家庭教育需要仪式感。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场有质量的陪伴,而仪式感恰恰是重要的体现形式,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父母潜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为它们赋予一点点情调、制造点小浪漫,能让孩子在感受对方、感恩彼此中享受生活的情趣、家庭的温馨,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维系他们的情感,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让家更有家的模样。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家庭仪式感的建立就是家长对孩子一种非常好的身教。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习得这些仪式,慢慢地内化为自身成长和自身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延续下来,成为家族传统。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精致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也是引导孩子懂得生活、传承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它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正如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所言:“最重要的仪式,一定都是精神性的。”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且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回忆在若干年后,如同一个“节日”接着另一个“节日”,触动到孩子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他们相信,生活是美好的。
我国当代学者王小波曾说过:“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仪式感恰恰能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亮色、生活中的诗意,有能力点亮平淡生活中的星星之火,不断制造生活的惊喜,让普普通通的生活充满节奏、律动和韵味,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在有仪式感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懂得珍视平凡的日子,更善于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的意义,他们有制造幸福的能力,其一生会更幸福也更爱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