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典的作品。
时光里,隐藏着无限大智慧,在器物、行为和语言中留有踪迹,与当今的日新月异相融合,便散发出更为迷人的魅力。借歇后语这个载体,我用毛笔,以水墨漫画,呈现“旧时光”。
漫画歇后语,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彻悟的民间大智慧。
■ 口述:陈典
■ 记录:任然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我是个年轻的怀旧者,十五六岁就开始迷恋旧物。我常常思考,那些古老的瓷器、民族绣片,为何有如此完美的图案和配色。我还偶尔想起外婆说过的歇后语:水仙花不开——装蒜;背手看鸡窝——不简单(捡蛋);理发师的徒弟——从头学起……其中有看不透、道不尽的大智慧。
我认同这样的看法,那些过往时光,并没有逝去,它会凝结成一种拥有,也总是会有一种载体去将它承载。予我,无论怎样的经历,都留有印记;那些珍贵的美好,成为前行的力量。我拥有的过往时光塑造了现下的我,而一个民族的过往时光则塑造了当下的民族。
印记
我是一个自由长大的孩子。
家人对我的管束并不太多,比如,我一开始就用左手写、画,家人随我。
而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喜欢临摹书画中的小人,我看着新奇,也跟着临摹,临摹的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中理发师剃头的画面,大家都觉得画得“挺像”。受到了鼓舞,我开始了学画的路程。
水彩简笔、国画、素描水粉……几十人的画班上,老先生站在讲台上挥笔画鹿,坐得靠后的我,脖子伸得比鹿还长,然后回家每日练上三幅鹿……每个周末,都是类似的习画。
于是,儿时的时光中,张乐平先生的漫画、教习的老先生,和那中锋、侧锋、点染等“十八般”技法绘成的浓重淡清水墨画,都成为了深深的印记。
自由长大,便很随性。
考入川美附中,日常学习课程有一半时间是绘画。但在考入四川美院时,我却只因填报专业前几日在地摊上买了几本建筑设计旧杂志,而选择了环境艺术系。毕业后留学英国时,仍然选择了空间设计专业。
留学回国后在北京的设计公司工作三年,随性的我对枯燥的施工图总提不起兴趣,一念之间我向老板提出了辞职,他问我准备去做什么,我说画画,他一脸费解。
家人管束少,就意味着要自我管束。
小学有几年,我都自己摸黑6点起床,这成了刻在我骨子里的生物钟。上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后,回家自己酝酿一道搭配均衡的菜,也成了我自小就有的习惯。
从不睡懒觉,谈的话题很“养生”,不爱逛商场买衣服,爱跑“送仙桥”(成都旧物市场),小伙伴们都觉得我很“妈咪”,像个“婆婆”。
重拾画笔,想给自己起个笔名。我原名陈典,成都人,“80后”……那就叫“典婆婆”吧。
美好
我的过往时光里,还有一些珍贵的美好时刻。
偶逢假期,不用上学和学画的日子,我便一个人坐巴士去农村。在爷爷的肉联厂喂猪,喂山羊,在麦田里听高音广播,在田埂上耍泥巴,小河沟里掏蟹洞、捉蝌蚪……
中学时,一直默默学习的我,突然有一天,被老师点名表扬,他展示我的人物速写。受到鼓舞后的我便总往画室里跑,试图把一幅素描深入再深入。可能因为这样的鞭策,促使我提前一年从附中毕业考入四川美院。
同期,英语老师也为我标新立异创作的英文诗歌打了高分,习惯早起的我,便经常爬到楼顶上,迎着朝阳背单词。这也帮助了我在英国留学时,提前拿到了研究生学位。
暑假,为了练胆,我去公园当街头画家,给游客画头像速写。碰到一位大叔,画完后我自己不满意,想免收这10元的费用,没想到大叔给了我100元,鼓励我要继续画下去。
在英国做街头画家时,我想把中国特色显示在异国,便用毛笔和墨水给外国人画肖像,他们看罢非常喜欢,赞叹东方艺术的特别和韵味。
即使我大学时并未继续学习画画,一开始的工作也没有从事相关工作,但我基本没有停止过画。日记中画、游历时画,画着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人间百态,“画”,已成为我独有的表达方式。
智慧
过往的印记和美好,当碰到一个“火花”时,它就变成了拥有。
正在设计事务所百无聊赖地工作时,一位家人因工作所需,请我画一幅展现市井老味道的草图——铺开宣纸,拿出笔墨,笔落无痕地勾勒出我感知到的烟火人间,有平淡有起伏,有嬉笑有怒骂,每一瞬都是美好岁月,每一笔都让我欢喜畅快。我突然悟出了一些答案,也明白了自己未来应做的事。
我从青春时期便迷恋的那些旧物,迷恋的其实不是器物本身,而是它承载的先人智慧,那瓷器上的图案,来源于他们所见,绣片上的配色也源于万物自然,如何把它们完美呈现,估计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打磨、刺绣而成吧。
时间是智慧的,最好的体现便是节气。节气代表着上古农耕文明,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感知,探寻到一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受用至今。
2013年,辞了工作,重新投入画画,画的最初作品,就包含二十四节气。选用水墨漫画,我认为只有用中国传统画形式,才能契合中国传统文明。而漫画,可以天马行空,也最为生活化和接地气。
节气图,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一片“点赞”,并被朋友们广泛传播。大家鼓励我做一个公众号,实时发表作品。“典婆婆摆闲画”的微信公众号,便应运而生。
有了公众号,便想系统去表达自己的思考。
搜寻自己的回忆库,想起在农村时那些泥土香的日子里,我经常在婆婆们的闲谈中昏昏欲睡,也经常被她们因为一句话而发出的哈哈大笑声中惊醒。
这“一句话”便是歇后语,口口相传,朗朗上口,词语中处处体现着市井特点,充满着调侃和自嘲,有着话糙理不糙的智慧。而每看到一句歇后语,都能在我脑海中即刻浮现出饶有趣味的画面。
深入研究,歇后语、俗语和谚语都属于中国民间熟语,属于人民创造、出自民族土壤且饱含人们智慧结晶的语句。歇后语则是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俏皮活泼,是中国劳动人民旷达乐观精神风貌的呈现。
然而,歇后语,这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完全读懂的文字游戏,随着老一辈人逐渐离去,这种语言形式,正无声无息地淡出我们的生活。
于是,我有了“画一套歇后语图集”的想法,向外婆、姨婆等自己身边的老人家询问开始搜集,并买了几个版本的歇后语词典,进行筛选、归纳,边采集边将其画成水墨漫画,在今年终于集纳成册出版,取名《皮笑肉也笑》,因此书如唱片一样收录了多少人间的笑声。
我期待,人们能重拾旧时光里的大智慧,将其予以保留、创新和传承下去,它也是塑造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我也将继续探寻民俗中的这些大智慧,或将以更具体生动的形式来呈现,比如说我一直迷恋的瓷器、绣片……
陈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