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静
小时候,一年之中最期盼的便是中秋节,甚至比期盼过年还要热烈些。因为有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可以听,还有香甜软糯的月饼可以解馋。那时候我还理解不了长辈们推杯换盏间的寒暄,也自然不懂他们为什么会放着香甜的饮料不喝,却要去喝杯中闻着便有些辛辣的酒。所以,我总会早早便离开饭桌,然后坐在洒满月光的葡萄架下,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伴着几声没有规律的虫鸣,共同谱就了我年幼时有关中秋的记忆。
长大后,我离开故乡,为了生活和梦想而奔命,离家、求学、娶妻、生子,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父亲,离开一个家庭再组建另外一个家庭,一年之中能回故乡团聚的日子少得可怜。再想起中秋时,总难免与家人询问“什么时候回家”的电话联系起来。
中秋,对于少年人而言,总是欢愉的;而夹在两代人之间的中年人,他们的中秋节,总带着些许苦涩的味道。因为举目望去,无论是生了自己的,还是自己生的,都是依靠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顾忌,顾忌节前的工作、顾忌往返的车程、顾忌给工作伙伴和亲友选一份怎样的礼物,才会不失礼数……
也是人到中年,我才明白为什么长辈们会喜欢喝酒,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说中年心事浓如酒。在外经历得越多,心事越浓,香甜的果汁是承载不住那份厚重的。唯有悠远绵长而又醇厚甘烈的酒,才能将中年人的许多心事蕴藏其中,才更像那个既敢于拼搏又时刻牵挂家人的中年人。
如今,等到中秋那一天,等看见故乡越来越近,等坐在饭桌前,端起手中那杯香醇的酒,听着耳畔那一句句与客套无关、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关心,碰杯的声音和香醇的酒香,那些苦涩,便瞬间烟消云散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家人、故乡和佳酿,似乎自古便是中年人回想中秋时,萦绕在心头的那一抹甜。所幸,这一点点的甜,恰是治愈常年在外游子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