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贵明
“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戳痛了很多 “为梦奔跑”着的父母们的心。陪伴的要求越走心,疲于生计的父母便越感到压力与纠结。如何走出亲子陪伴误区,领悟亲子陪伴的真正含义,让陪伴复归于温暖的力量与温馨的场景,是我们需要辩证思考的问题。
首先,陪伴不是简单的陪同。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伙伴,亲子陪伴应该是有互动的,哪怕是眼神的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一起读书、一起做事,也可以是一起交流,对低龄的孩子而言,更多的是一起玩耍,这需要父母耐心地投入很多精力。父母如果仅仅“身在曹营心在汉”,任由孩子在一边玩,自己低头玩手机,或是为了自己清静,放纵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看视频,那就不是真正意义的亲子陪伴,而只是陪着。更有甚者,父母抱着孩子打麻将或追剧,让孩子明显感觉到不被关注,孤单孤独的感觉会更强烈。有的孩子为了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试图不停吵闹或做出奇特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发展。
其次,陪伴不是简单的不离左右。从小到大,特别是儿童时期,其实就是孩子弄懂道德与行为的边界、形成概念、学会区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指导,所以,精神的陪伴是更有效的陪伴。《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就是很好的典范。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艺术的造诣和深沉的父爱,与万里之外的儿子接频共振。儿子遇到困难或困惑了,傅雷写信给予指导和关怀;儿子取得成绩了,傅雷写信表达欢喜和鼓励;儿子不同成长阶段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傅雷都写信提醒。曾国藩无论在京做官,还是戎马倥偬,总是在百忙中写信教导子女、诸弟做人,督促他们的学业,家书包括了修身养德、持家交友、治学为政等等方面。
傅雷、曾国藩长期没有和孩子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生活,但孩子的成长他们都没有缺席,他们和孩子是在同一个精神空间中对话交流,这种精神陪伴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更为重要的。所以,陪伴并不要求父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一切,守在孩子身边。更何况现在科技发达,通过视频、微信等,空间距离被不断缩小与拉近。
再次,陪伴不是简单的看管监控。现在许多父母都吐槽辅导孩子做作业,他们将看管监督变成陪伴的主要内容,时时盯着孩子。这种亲子陪伴,极容易出现四种现象:一是急得跳脚。孩子做得慢或做得不好,急煞了父母,从指导、教导,到干预、打断,再到制止、批评,甚至训斥、打骂孩子,最后变成自己在发泄情绪,这与教育孩子及亲情培养背道而驰。二是越俎代庖。以成人的能力和水平,孩子做的作业或作品在父母眼里都太幼稚、不完美。父母看孩子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从动口到动手,把自己变成了主角,孩子退化为配角,甚至是看客,背离了通过陪伴提升孩子能力与水平的初衷。三是剥夺了孩子独处的机会。孩子做任何练习,都需要给他们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这能给孩子思考与反思的机会。因为,有时练习前后之间有逻辑关系或相互提示,开始孩子可能不会做或做错了,可是做着做着孩子有可能会意识到或突然来了灵感,开窍了。如果父母老盯着指指点点,孩子就失去了开窍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独处也使父母有机会观察孩子。孩子只有在独立处理问题时,才能显示出他们的价值观、为人处事的方式、聪明才智和兴趣倾向,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
可见,亲子陪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陪伴的内容有真伪之分,质量有高低之别。亲子陪伴的确很重要,父母通过亲子陪伴,了解了孩子,才更有可能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便于积极沟通交流、甚至辩论,父母才更有可能潜移默化地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事方式来影响孩子;父母通过亲子陪伴,与孩子共读共行共做共经历,才更有可能培养亲情,传承家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父母通过亲子陪伴,俯下身子,平等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才更有可能从孩子身上捕捉到新的视角,学习到新的知识,感受到纯净简单的美妙。亲子陪伴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走近孩子经历的人和事,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走向双方共同的成长。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校教授、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