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乔虹
每天清晨7点半,踏上二十二级台阶,拐过三道弯,走上2层楼,打开办公室的门,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听熟悉的校园铃声响起……不时的,有学生从敞开的房门探进身打招呼:“刘老师好!刘老师好!” 那一刻的刘芳,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心里充盈着满足,因为这就是她喜欢的校园、喜欢的学生,即使看不见。
“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从黑暗重新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在一本小说集的自序中她这样写道。刘芳,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心理教师,双目失明 ,16日刚刚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曾获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三尺讲台成为展示精彩人生的地方
给孩子们讲唐诗宋词、与学生们一道激扬文字…… 26年前,正值青春芳华的刘芳大学毕业后走进了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三尺讲台成为她展示精彩人生的地方。那时的刘芳,曾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做个快乐的语文老师。
但命运就在她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转弯——1997年,刘芳被诊断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而逐渐失明。
从光明走向黑暗,十年的时间里,刘芳用残存的视力“拼命地”读书、教书:她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了下来,将几大本厚厚的讲义也全都装进了心里;她把眼睛几乎贴在练习本上为学生们批改作业,虽然字迹有时歪斜叠加,但她生动有趣的点评被学生们称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话语”……以这样顽强的方式去弥补生理上的缺陷,刘芳努力地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老师,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人格,直到——完全陷入黑暗中。
“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又不愿意依靠过去的记忆教授孩子们‘残缺的知识’”,失明的刘芳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身体的残缺没有阻止前进脚步。最终,刘芳选择了坚守。只是面对学生,她从讲述者变成了一名聆听者——2008年起,刘芳转做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引路”,用爱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打开心窗。
用爱驱散农村孩子心灵的阴霾
“我是一个盲人,他们(孩子们)在心理上会更信任我,更愿意讲出他们的故事,在谈心过程中,他们的心情得到了舒缓,最终会慢慢敞开心扉。”采访中,刘芳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刘芳所在的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家庭。不少孩子不仅家庭贫困,而且缺少关爱,身为心理辅导教师的刘芳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交朋友”。
刘芳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下学生三年的心理状况;她做微型讲座,为青春期的孩子上生理卫生课和性教育课……在学校里,没有人不熟悉刘芳,她是学生心中的姐姐、朋友和良师。
就在新学期伊始,初一某班的班主任找到了刘芳,请她帮忙解决一名女学生的心理问题。那是一个外表开朗乐观的女孩,但私下里却参与了校园欺凌,殴打与自己不和的同学,并公开早恋。刘芳借去她所在的班级讲座之机,主动请她帮助自己,“讲座结束后,我请她送我回办公室,虽然回办公室的路我熟悉得不能在熟悉,我和她边走边聊天,并请她到心理辅导室坐坐,陪我聊聊天,慢慢地、不经意间打开她的话匣子……”在了解到女孩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缺乏家庭关爱后,刘芳积极与班级老师沟通,与家长交流,给她爱和关心,观察女孩的优点,及时地表扬,也不时地敲敲警钟,一点一滴地去引导,“我很高兴 ,她现在内心比较平稳,正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学生我会跟进她三年的初中阶段,与她一道成长。”刘芳说。
用爱心倾听,用科学手段辅导,刘芳在心理辅导室,先后接待过两万名学生,辅导过2000多位家长,她让每个孩子在她那里找到了坚强的理由和快乐的信心。11年间,从芳芳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到贵阳市刘芳工作室、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咨询室名字的变化,也折射着刘芳工作范围的不断延伸。
走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还有农家小院,刘芳把三尺讲台搬到了社会上,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刘芳被很多学校聘为客座讲师,并参与了面向贵州省各类乡村学校和老师开展的“千校万师”“四有三者”培训活动,她的讲座影响了上万乡村教师,在贵州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校园里现在都有了心理咨询室。
残缺的生命同样可以如鲜花般绽放
“如果命运带给我的是一场灾难,我也要在废墟上开一朵勇敢的小花。”刘芳曾说。
身体的残疾挡不住刘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挡不住她追求理想的步伐。失明后,刘芳的世界非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更大了。现在的她,每周都会去广播电台担任一档心理节目的嘉宾主持,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加上实用的建议,刘芳的节目让很多听众豁然开朗;她还开通公众号,搭建新型的心理沟通平台,做心理疗愈工作,受益者迄今已成千上万,影响了数千家庭。
喜爱写作的刘芳在失明后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她先后出版了两部反映农村教育的长篇小说——《石榴青青》和《花开十年》,而第三本散文集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出版中。
不仅如此,刘芳还有声有色地做起了公益:用小说义卖的爱心款成立了“刘芳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送盲童入校读书,为贵州威宁的贫困小学捐赠大容量洗衣机……
采访中,刘芳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做个“斜杠女青年”:“一年出首歌,我现在已经有两首歌曲问世了,我自己觉得还挺好听的;再出两本书,有趣的思想可以温暖很多需要安慰的灵魂,用小说义卖的款项继续做公益;做好电台工作,只要声音里有爱和情怀就能给更多人力量;当然,更要做好我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帮助更多的孩子……”
5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传承扶残助残传统美德”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刘芳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而这也正是她人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