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向海图强春潮涌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勇于破题善于解题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12名女职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愿洒浑身千滴汗 誓叫沙漠变绿洲 建议居住权相关规定与婚姻继承制度衔接 发挥教师管教权效力需更细化的法律“防护衣”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愿洒浑身千滴汗 誓叫沙漠变绿洲

老一辈治沙连姑娘

新一代女子民兵治沙连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丽

四月的榆林城郁郁葱葱,实在和沙漠靠不上边儿,难以想象,因风沙侵蚀,整座城曾被迫三次南迁。

陕西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新中国成立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恶劣环境迫使很多榆林人选择了走西口。

群众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当地有句顺口溜,“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袄四季穿”,正是陕北大地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在这里展开。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治沙造林者,榆林的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榆林人用70年的行动守住了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这其中,一支由54名、年仅18岁的姑娘们组建的“女子民兵治沙连”在当地家喻户晓。她们听从党的召唤,响应群众期盼,离开亲人,投身沙海,甘当治沙先锋。

她们的事迹更被百姓传颂为“巾帼传奇”。

初心

1974年,补浪河公社党委响应党的号召,决定成立一支女子治沙突击队。

正在补浪河公社插队的知青童军听闻,便速来请战。“我不想就做饭这一点用,来插队,就应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所作为,改变我们穷苦的生活状态。”多年之后,童军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道出质朴初心,一如她当年的坚决。

公社书记姚志英打量着找上门来的童军,立刻劝阻:“城里来的女娃娃,吃得了那些苦吗?大漠里种树,很苦的。”而这时,大队女青年席永翠和村里7个姑娘抢先到公社报了名。

童军急了,回去写了一封请战书,又跑到公社党委,站在门口大声请战:“广阔天地炼红心,治沙造林献青春。愿洒浑身千滴汗,誓叫沙漠变绿洲。”

姚志英仍不松口,她就倔强地站在门口一遍一遍读……最终,“请战书”变成了“任命书”,童军成为当时名叫“长城姑娘治沙连”的第一任连长。

童军、王莲芳、席永翠、杨秀珍……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姑娘们,打起背包,扛着红旗,义无反顾地向着风沙肆虐的大水湾挺进。

来到大水湾,姑娘们面朝漫天黄沙,只有农户遗留下的几间柳芭庵子,不够住就搭帐篷,算是安营扎寨了,如此便开始艰苦创业、治沙造林。

“感觉不到苦,姐妹抱团,每天就想着怎么给大漠披上绿装,再也不吃风沙的苦。”童军回忆说,当时吃的口粮大部分是姑娘们从家里带来的,烧煤也是从80里以外拉,治沙连成立之初的大半年,她们几乎没有吃上青菜。

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每天一早军号吹响,她们便齐刷刷地扛起铁锨,出工劳动。

当时没有树苗,她们就去20多里外的王家峁背,背着七八十斤的树苗,翻沙越梁,如遇到刮大风,姑娘们背着沙柳走起路来非常艰难,有时被风吹得走两步退一步,实在走不动了,就躲在沙湾里,唱起信天游解乏,然后互相鼓劲背回树苗。

盛夏,沙窝里气温可高达40多摄氏度,姑娘们踩着滚烫的沙子担水,为新栽的树苗浇水,不少姐妹被晒脱了皮;寒冬,姑娘们顶着刺骨寒风,为树苗搭设障蔽,手脚被冻开一道道口子。

光背苗不是办法,还要育苗。她们推着木轱辘小车,连续60天从20里外挖来了5000方黑土,垫出80亩育苗地。到初夏,幼苗已有寸把高,望着在沙漠里千辛万苦“养”出的一点点新绿,姑娘们开怀地笑了。

大水湾地处风口,夜里一场“老黄风”扑灭了姑娘们心头儿的希望,她们视为生命的幼苗被全部埋在了近半尺的黄沙里,所有辛劳付诸东流,不少姑娘心疼得直抹眼泪。

童军把技术员请了过来。听说只要把沙土清理出去,树苗还有救,清理的方式只能用手慢慢刨,没等童军下令,席永翠就开始一把一把地刨黄沙,其他人齐刷刷跟着刨,有的干脆把衣服脱下来,装上沙子往外背,再把树苗一棵棵扶正。

沙子磨破了手指,柠条戳烂了手掌,但姑娘们没有一个吭声,没有一个喊疼,大家连续奋战6天6夜,小心翼翼移走了2000多方黄沙,救活了幼苗。

正如她们初来时的誓言,大漠开始有了点点绿色。到1976年年底,“女子治沙连”共推平大小沙丘10多座,新修水地200多亩,挖马槽井6个,营造沙柳、环滩林1000多亩,种树10多万株,还喂了30多头猪,养了150多只羊。

传承

治沙姑娘一茬接着一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的劲头一直在传承。在当地女青年中,治沙姑娘们也颇具影响力,她们以她们为荣,她们是她们的榜样。

经过几代姐妹们的艰苦创业,治沙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防风固沙、沙漠变绿洲的愿望仍有差距。1979年,接力棒传到潘生清这一代热血女青年手中,她们加快了步伐。

提及当年的热血奋斗史,今天的潘生清向记者回忆时,站起来连比划带说,说着说着又回到了浓重的陕北口音。

当时连队规定每人每天要挖大坑60个(3尺见方的柳树坑),小坑100个(2尺见方的杨树坑)。一天下来,手上的血泡磨烂一层又一层,姑娘们就扯一块粗布条裹敷在烂泡上,拿起工具接着干。仅用了56天时间,她们完成了一个横看成林侧看成行的千亩用材林基地。

经验在一步步摸索,姑娘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的力量。1983年,包产到户刚开始,连队正在为资金短缺而发愁,已任连长的潘生清从广播里听到西北某风口处利用风力发电的新闻,当时就想,我们不也能吗?于是,她们和县水利水保工作队等部门联系,得到各方支持。

又是苦战45天,一套风力抽水灌溉配套工程完工了,解决了150多亩育苗地和农耕地的自流灌溉问题,为连队节省了不少的人力、财力。

在治沙造林的同时,治沙连还注重畜牧业、养殖业及经济林的发展,建起了米面加工、酿酒等企业作坊,种桑养蚕、栽植葡萄,从各方面增加连队的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以连养连的新路子。

早在种下第一棵树时,治沙连的姑娘们就定下规矩:任何人不准动这里的一草一木。与其说“不准”,不如说“不舍得”。一些沙窝里,看到枯死的树干,没有人砍折捡拾。姑娘们说:“寸草遮丈风,留着挡风沙吧。”

1985年,补浪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连队面临解散。有人提出把治沙连的财产分了,把树林砍了。时任连长的潘生清,这位与风沙搏斗了6个春秋都没掉过一滴泪的坚强姑娘,面对一群群蜂拥而至要砍树的人,放声大哭,她喊着“谁要砍树就先砍我”。

潘生清先找公社书记,接着又一个村一个村地找大队长,目的只有一个:“财产可以分,树不能砍。”乡亲们被她的真情打动,最终几代治沙姑娘的心血,成为补浪河公社的一个林场,由政府专人管理。

那些树,也终于保住了。

使命

几代治沙姑娘从3辆架子车,40把铁锨干起,用青春和血汗筑成绿色屏障百余里,治理荒沙荒地上万亩,将曾经人迹罕至的毛乌素“黑风口”变成了生命的绿洲。

进入新时期,治沙连精神持续照耀着一方百姓。当地深度挖掘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感人事迹,一度中断的连队重新建连。当年的治沙连也已成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

在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24个字被凝练为治沙连精神,遒劲有力地雕刻在大厅前,展览馆里还有一句“前言”:修建展览馆,就是要让历史告诉后来者:勿忘艰苦岁月,担当时代使命。

我们的时代使命是什么?

现在的女子治沙连队员何阿宁是名“95后”,她亲切地称呼时常来连队看望的老队员们为“奶奶”。每当看到她们,何阿宁觉得什么苦都不值得一提,她更深刻理解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如果说现在我们不用再吃老一辈的苦,但无形的压力时刻都有,这毕竟是前辈们用血汗为我们打下了‘绿色家园’。”女子治沙连现任连长席彩娥说:“传承治沙连精神,在自己岗位上尽职尽责、拼搏奋斗,应是我们的使命。”她还说,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林地巡查一圈,也是当下最务实的使命。

单纯的初心

作为中国妇女报的记者,看到女性英雄集体线索时,会有着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原动力。

女子民兵治沙连,单单是听到名字,就开启了好奇心,她们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感人的故事。

好奇心驱使我们不远万里,急切地走近她们,一代代寻访,想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同时也做了各种设想,仍然意外地被“震撼”住了。

看一张张被岁月打磨的脸,握一双又一双温暖有力的手,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她们一起开怀,数度落泪。

一个身影,采访结束至今难以忘怀——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一任连长:童军。

采访时得知,童阿姨喉部不久前做了手术,说话困难,大家都不好意思打扰她。得知这一消息,我非常失落,第一任连长,总觉得这不应停留在资料上。我想见她,哪怕不能说话,只要让我见一面。

辗转一夜,还是狠心拨通了童阿姨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沙哑,我俩一问一答,她一字一顿,约见面时间,她说:“你定几点就几点。”

如约到访她家时,童阿姨已在楼下等候,极其瘦弱,见面跑着向前握手,仿佛又很有力气。不知为什么,我眼眶突然湿热,好像又顷刻明白,这就是自己狠心要见她的原因。

我很感谢她,采访中真实、质朴地为我还原那段艰苦岁月;还很感谢她,在她花甲之年我还能看到单纯又诚恳的神情。

我想,正是这份单纯,她做出了当年的选择,也正是每一名治沙连姑娘都有着那份单纯的选择,造就了一段改天换地的奋斗史。

如果这份单纯有一个诠释,那应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