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稻谷库存量持续攀升,国家又连续两年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粮食种植户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市场行情?答案是——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和特色水稻种植品种,量力而行发展绿色种植,走出一条提质增效的种粮之路。
■ 史玉根
春节过后,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水稻备耕也拉开了序幕。
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水稻历来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稻谷的库存量持续攀升。为缓解库存压力,推动粮食市场化,从2017年开始,国家连续两年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其中,2018年的下调幅度最大。2019年的最低收购价尚未公布,农业农村部的专家预计将以稳为主。
毫无疑问,最低收购价的连续下调,将减少粮食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并影响粮食市场。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农业农村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视频工作会议上提醒广大粮食种植户,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春耕在即,水稻种植户们该如何调整种植结构?选择哪些水稻品种?采取怎样的种植模式?笔者结合近年调查采访实例以及有关专家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顺势而为选择优质稻
发展优质稻,是提高稻谷品质和种植效益的重要措施,国家已倡导多年,近年又加大了推广力度,但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仍有不少种植户对此并不热心,甚至心存疑虑。
所谓优质稻,是指其所产大米符合国颁、部颁优质大米标准的稻谷和品种。相比普通稻,优质稻大米更受消费者喜爱,价格也更高。但由于优质稻产量较低、种植成本较高,加之多年来国家最低收购价未作下调,普通稻与优质稻的价差不大,很多种植户宁愿选择高产的普通稻,交售国家粮库,而不愿意种植优质稻,走市场销售。
据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和专家分析,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连续下调,政策调整效果已经显现,2019年优质稻与普通稻的价差将会继续拉大,优质稻的市场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再大面积种植普通稻,收益将会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面临亏损。因此,广大种植户应主动适应形势,以市场为导向,理性选择今年的水稻种植品种:少种或不种普通稻,多种优质稻特别是优质晚稻。
近年来,为发展优质稻种植,水稻主产区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组织了多次优质稻米品鉴活动,评出了一大批优质水稻品种。经过科研机构的多年努力,有些优质稻品种不仅能产出优质大米,而且产量也不算低,抗病性能也不亚于一般杂交稻。种植户们应多征询农技人员的建议,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地农技部门主推的优质稻品种进行种植。
当然,优质稻种价格略高、产量较低,单位种植成本略高于普通稻,但只要坚持科学种田、精心管理,完全可以将种植成本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种植收益。
因地制宜种植特色稻
除了优质稻,种植户们也可以考虑种植特色稻,比如黑米、黑糯米、紫米、红米等有特色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虽然不是地方农技部门主推的“优质稻”,但所产稻米富含普通稻米少有或没有的营养成份,且市场供应量少,同样受许多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一些种植户尝试种植特色稻,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例如,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柴阁村农民汪竹茂,2014年返乡创业后了解到黑米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当地自然条件又适合种植,便流转了500多亩水田,从安徽省农科院引进了一个黑米新品种,在专家指导下种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用有机肥和富硒肥替代化肥,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出米率高,口感也好,在合肥很受欢迎,每斤卖到了15元。
在此之前,当地一直种植普通杂交稻,产量虽然很高,但由于种植成本不断增加,效益不升反降。黑米稻的产量虽然比杂交稻低了一半,但价格是它的5~6倍,单位产值高出了3倍。国家连续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对汪竹茂和其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也没有任何不利影响。他感慨地说:“新时代要有新理念,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才会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
像黑米、紫米、红米、糯米等特色稻,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些地方均有少量种植,但因为产量较低,逐渐被高产水稻取代。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大米营养价值的需求多样化,一些地方又将它们挖掘出来,并加以改进,培育出了许多更适合种植的新品种,提供给农户选择。
专家认为,这些特色水稻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产量比一些优质稻还低,加之市场需求量有限,仍然不宜大面积种植,因此农户选择一定要谨慎。一是要当地生态环境好,土壤有机质高、矿物质丰富,适合特色水稻种植;二是便于销售,或有现成的销售渠道,比如在一些乡村旅游搞得好的地区,农户可以考虑适当种植,将所产大米包装成旅游产品,就近销售。
量力而行发展有机稻
改变种植方式和模式,比如有机稻种植、稻鱼共作、虾稻共作等等,也是优化种植结构、提质增效的一个途径。
有机稻不属于水稻品种,而是一种绿色种植方式,即在不受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环境下,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和农药,而是施用有机肥,采用微生物、植物、动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综合防治。这种方式产出的稻米属于最高标准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其价格比一般的优质稻、特色稻更高。
近年来,一些种植户矢志不渝,发展有机稻种植,历经艰辛之后,终于获得了可喜的回报。河南省潢川县民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川香家庭农场主张建松从2010年就开始有机稻种植,他一直坚持使用绿肥,不打农药,采用鸭稻共养和稻虾共作等模式,防治病虫病,增加稻田肥力,虽然水稻产量有所降低,但保证了稻米品质,能卖出更好的价钱,种植收益不但没有减少,还有所增加。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有关项目和有志于绿色种植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了政策扶持。2018年,笔者在潢川县采访时了解到,2016年,该县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稻虾共作,许多农户积极响应,短短两年,种养面积就达到10多万亩,不仅促进了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为新型经营主体和种养户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专家认为,水稻绿色种植要坚持多年才见成效,种植户选择走这条路不但要有足够的定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好在有政府的支持,种植户可以量力而行,适当发展有机稻种植,走出一条提质增效、增收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