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2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江苏全省寻访“三八红旗手精神” 石家庄妇联推动巾帼家政服务业职业化品牌化 广州妇联举办“大漠的孩子看大海”国防教育行活动 曹银凤 :从扶贫对象到年薪10万+的“金牌月嫂” 76岁唐卡匠人开办免费培训班 带领藏区妇女做好守护者和建设者 南宁254名“两癌”患病妇女获救助 个性产品跨境卖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76岁唐卡匠人开办免费培训班

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技艺重现生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一处二层临街店面,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见到了76岁的陶格日勒老人,她的身体还算不错,行动自如,耳不聋眼不花。她拉着记者的手一再重复说:“我就是要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这门民族文化,也想让更多的人来我这儿学习传承这门300多年历史的独门绝技。现在还能靠制作唐卡发家致富,你看这几个正在做唐卡的贫困妇女,靠这个脱贫了。”

蒙古族群众将马视为最忠实的朋友,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为了感激和怀念马对主人忠实陪伴一生,会将爱马的鬃毛剪下来,制作成马鬃绕线蒙古唐卡,这是蒙古民族对马表现出的一种大爱和情感世界的传统习俗。

陶格日勒指着自己用两年时间制作完成的一幅唐卡说:“历史上,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阿拉善蒙古民族以自身独特的理解和技艺,创造了这独有的民族文化。唐卡中的画像栩栩如生,不走样、不变形、不生虫,经久耐用。”

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过程十分烦琐,工序步骤非常多,其工艺特点是内涵丰富、色彩明亮、立体感强且不褪色。鬃绕线堆绣唐卡经图样设计、剪裁、贴布、绕线、堆制、缝制等19道工序制作而成,是现代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纯手工技艺。陶格日勒对唐卡的制作有独到见解,她说:“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最关键的是要有基本的绘画功底,此外还要了解佛教知识和唐卡制作图背后的历史。”

如今,陶格日勒不仅是阿拉善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还是内蒙古自治区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服饰工艺大师、自治区巾帼致富示范基地带头人,她的蒙古唐卡名师带高徒工作室也办得红红火火。她告诉记者,现在来参加培训的除了当地人外,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来的就有200多人,她每个月要为30多人发工资。

娜仁琪琪格是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的牧民,在学习唐卡制作技艺前,她家靠放牧为生。2015年,娜仁琪琪格响应禁牧政策放下羊鞭进城生活,听说陶格日勒开办了免费培训班,便主动找上门开始学习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制作。如今,她已能独立完成裁剪和缝制,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既能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还能挣钱贴补家用,一举两得。”娜仁琪琪格笑着说。

2018年年底,阿左旗人民政府以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为基础,新建了450平方米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博物展览馆、200平方米的制作室、300平方米的培训基地,专门推广阿拉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文化,为广大农牧民及游客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参观的平台。

“我曾经非常担忧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这项艺术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重新活了过来,我终于不用担心了。”目前,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入选内蒙古首批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已有300多名农牧民接受免费培训,通过这项技艺实现就业的贫困农牧民,每年增加近3万元的收入。

陶格日勒(左)与牧民一起做唐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