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月2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支持河北雄安新区 让妇女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宜川王湾村“搬”进美好新生活 “城市新青年”的背后 湖北省人工智能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提速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7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摆脱贫困的稳固渠道和增收致富的信心

宜川王湾村“搬”进美好新生活

在母亲的指导下,张荣剪出了新“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党柏峰

□ 李文振

随着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36岁的张荣,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露难色,而是多了些自信的笑容。

“以前快到过年时,我就为准备年货发愁,因为没钱;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家不仅有了稳定的弓棚产业收入来源,还养上了羊和土鸡,手头比过去宽松了很多,不怕了。”坐在宽敞的新房中,张荣忙活着手中的剪纸,微笑着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这都是精准扶贫带来的好处。”

张荣是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行政村的村民,家中三口人,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收入很不稳定,平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在精准识别中被认定为贫困户。2017年,当地政府投资给村里盖起了110座弓棚,她家免费分到了3座弓棚,用来种植香瓜、吊瓜等时令水果。“尽管缺乏种植技术,一年下来纯收入也有一万五千多块钱,摘掉了‘穷’帽子。”张荣高兴地说。

大棚免费种,技术送上门。尝到甜头的张荣,2018年又流转了4座弓棚,一共发展了7座弓棚,种上了小瓜、西瓜、吊瓜等新品种瓜果。畜禽养殖也获得新突破,羊养到了70余只,土鸡也有400余只。2018年,张荣家年纯收入达到了8.5万元。张荣说:“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弓棚种植和畜禽养殖,有了这些产业,我有信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张荣家只是王湾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丹州街道办副主任、包片领导郑欲介绍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思考,如何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致富的本领,如何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最终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生态优势,将产业转型和旅游带动融合起来,打造了王湾村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同时,该村还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进企务工领薪金、政策落实得补金、入股企业分利金等方式,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收入,让贫困群众有了摆脱贫困的稳固渠道和增收致富的信心。截至2018年底,王湾村脱贫20户53人,贫困发生率0.55%。

有了致富产业,住有所居、住有安居问题也被当地镇政府和王湾村村“两委”提上了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议程。

王湾村多数村民都居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靠山而建的土窑洞或土坯房里。按距离公路面远近、高低,村民们笑称自己也居住在“四层楼房”里。全村住房最高处和最低处落差有七八十米,出行路为泥土路。

为了彻底改变村民的住房困境,王湾村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本着‘依据政策、应搬尽搬’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我们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将村里无房户、危房户和居住在走山滑坡危险地带的困难群众50户151人全部列入搬迁对象,签订‘三项协议’,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在‘搬到哪里’的问题上,我们则按照‘宜人宜居、方便生活、美观适用’的原则,严格执行人均25平方米建房面积‘红线’,聘请设计公司为村民量身定制了三种户型方案,保持了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和独具陕北特色的民居风格。”郑欲介绍。

走进王湾民俗新村村民杨水合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敞亮的客厅,几件简单的家具摆在里面,整齐而有序。杨水合的妻子正在新厨房内忙着炸年糕。

“以前住的是土坯房,刮风下雨都担心塌了。现在政府给我建了新房,住得踏实。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贫困户吃不愁、住不愁,生活有盼头。”杨水合感激地说。如今,他还发展了8座大棚,种上瓜菜,收入一下子突破了4万元,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杨水合告诉记者,在外上学的一双儿女这两天就要回家了。过去日子穷,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受罪。今年,他们提前准备好过年的炸年糕、小酥肉、红烧肉等年饭,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过个快乐、幸福、温暖的新年。

告别了杨水合夫妇,记者在新村村口遇到了正在劈柴火的村民宋建荣,他热情地邀请大家到他家的新房看看。白色的墙、青色的瓦、高端大气的院门、干净整洁的院落、红红的窗花春联……处处呈现出日益临近的新春气氛。

“变化太大了!破旧的土窑洞变成白墙灰瓦的平房,狭窄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修建了休闲广场,卫生间、垃圾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宋建荣感叹道。

今年66岁的宋建荣和63岁的妻子李军萍,是去年2月份才回到村里的。宋建荣告诉记者,2004年,为了供四个子女上学和维持全家生计,他们一家人离开了王湾村,到城市生活,夫妇俩打工,孩子们上学。在外打工的十多年里,只回了几次家。“在朋友圈看到王湾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我们渐渐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宋建荣说。

回到家的宋建荣,发现十几年没人居住的老住房已经破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村“两委”班子反映情况后,村“两委”竟帮助宋建荣搬进了新建的民俗新村。

“有了新住房,心中就有了‘家’。”宋建荣激动地说。如今,老两口不仅在家门口的王湾村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找到了工作,宋建荣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养老保险、粮食直补、土地流转和打工收入……一年下来,老两口收入也有两万多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让搬迁贫困群众稳下来,并逐步过上好日子,村“两委”将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安置点建到哪里,产业发展就在哪里,产业培训就跟到哪里”的思路,多管齐下,以产业撑起搬迁安置点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建立了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创业脱贫台账,安排种植瓜菜大棚20户,落实公益专岗7户,入股分红45户,流转土地23户,提供务工岗位19个,使26户搬迁贫困户都有了两项以上增收致富渠道,让王湾贫困群众真正“搬”进了美好新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