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 平亚茜
“有什么事您跟我说说……”
“婶子,您别着急,子女的婚姻要他们自己决定,让我们来帮您好好调解调解……”
“大人之间的矛盾再大,都得照顾到孩子的感受啊……”
这些朴实的语言来自山西省壶关县家事法庭的家事调解员闫芳、杨志丽、杨清莲的调解实录,作为基层的妇联干部,她们熟悉村情民风,擅长沟通交流,根植群众中间,在调解时最能说到当事人的心坎里。
2017年,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法院与妇联、综治办、工会、团委等16家单位联合启动家事法庭建设工作。壶关县人民法院常平法庭作为全省家事案件审判改革试点,配置了专门的家事审判庭,庭长杨志刚积极推动家事法庭工作的开展,选聘李德顺、闫芳、杨志丽、杨清莲四人作为家事调解员,参与家事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其中,闫芳、杨志丽、杨清莲均是来自基层的妇联干部。
“金牌调解员”闫芳现任晋庄镇妇联执委、东崇贤幼儿园副园长,长期的幼教工作经验使她特别善于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分析家庭关系、调解家庭矛盾;杨志丽和杨清莲现任集店乡东长井村和三家村的村妇联主席,她们既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在工作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在家事案件调查调解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人员,深入当事人家里了解双方情况,促使双方深入沟通,减少矛盾,缩小裂痕。
晋庄镇的李某(男)和冯某(女)婚后随着家务琐事日益增多,争执、抱怨等家庭矛盾越来越多。年轻气盛的小两口各不相让,冯某负气回了娘家,李某跑到北京打工。2017年7月,冯某一气之下向常平家事法庭提起离婚诉讼。考虑到案件尚有调解余地,法庭安排闫芳和另一名调解员李德顺进行庭前调解。面对两个态度坚决的年轻人,闫芳决定采取迂回策略。她先和冯某的亲人多次沟通,又联合村妇联的调解员一起做冯某的工作,几番调解之后,冯某终于松口,表示愿意看看男方的态度,态度好的话可以考虑撤诉。松了一口气的闫芳赶紧又来到李某家里。李某父母表示很乐意看到小两口能化解矛盾,好好生活。因为李某还在北京,所以闫芳只能通过电话与其联系,一开始,李某态度坚决,就要离婚。闫芳多次劝说李某放下心中的隔阂,多想想对方的好,多考虑考虑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让李某打开了心扉。李某坦言,两人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在共同生活、养育孩子中遇到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经过闫芳多次调解,小两口终于冰释前嫌,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这只是闫芳她们担任调解员后直接参与的众多家事案件中的一个。“看着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了。”闫芳说,家事调解既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有真心、诚心、耐心、细心、信心。正是靠着这“五心”工作法,杨志丽、杨清莲、闫芳当家事调解员一年多来,借助家事法庭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共参与调解家事案件109起,其中90%的家庭都重归于好。
“我们调解主要是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注重倾听、适时劝解,尽力促成当事人之间情感修复,消除对立,实现和解。即使调解不成功,双方一定要离婚,咱也想着尽量减少矛盾,不要因为离婚产生新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经她们参与调解的109起案件基本实现了法庭对案件的深入了解和双方当事人的充分沟通。
基层妇联干部参与家事纠纷调解,充分发挥妇联干部的优势和能量,为妇联开展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17年5月,壶关县妇联成立了矛盾纠纷领导组和14支家事调解员团队,均吸纳优秀的基层妇联干部、妇女带头人参加,其中乡村妇联主席、执委占到团队总人数的80%以上。她们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公道公平的调解立场,解决了许多当事人的家庭矛盾纠纷,极大避免了由于家庭矛盾的激化而衍生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