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在浙江杭州市桐庐县旧县街道西武山村,“外来妹”胡娜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西武山村处于城乡接合部,村户籍人口289人,外来人口1000余人,与本村户口比例达5∶1,属于两类人口比例“倒挂”村。
自从“会改联”,胡娜当选村妇联执委后,她便觉得自己慢慢地与西武山村融为一体。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积极为村妇联工作出些“金点子”,还常走村入户,和村里的老人拉拉家常,拎着水果、牛奶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们都说“娜娜真像是自家亲闺女”,有些老人还常把自家种的蔬菜送给胡娜。这让身在他乡的胡娜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这主要是我们坚持党建带妇建,走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旧县街道妇联主席王芬说。
西武山村妇联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吸纳外来妇女融入村级管理,优化了村妇联工作队伍,激活了妇联工作内生动力。目前,该村30%的村妇女代表为外来务工人员。
为使“新村民”更快地融入西武山村,村里还对“新村民”采取激励机制,通过量化评分,对热心村级事务,垃圾分类好、环境保洁好、无违法违纪行为等得分较高的外来人员提供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奖励。按照每年1500元的标准,享受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子女考入高等院校的发放助学金;为新生儿发放慰问金;给开蒙新生发放学习用品……一系列奖励措施,让外来人员在西武山村有了“主人翁”的感觉。
“哪怕不在村企打工了,我也不愿离开西武山这个充满亲情的村庄。”现在做小生意的杨小影在西武山村居住多年,是该村第一批“新村民”。
“娘家人”对杨小影这些外来人员的关心,令她们十分感动。为了回馈“第二故乡”,杨小影积极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还引导自己的老乡参与到村里的垃圾分类、庭院美化、五水共治等各项工作中。
能把村里300多名外来妇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张“本地化”的妇女网格网。村妇联根据外来妇女实际居住地,直接将其划入所在网格管理,实行1个妇女代表联系10户妇女(包括农户家中租住的外来人员)的形式,管理一个外来妇女从而带动一个外来家庭。网格划归完成后,将长期、固定的外来务工女性任命为妇女网格长,建立网格群,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压实了妇联最基层网格基础。
“要说我们西武山村最有名的,还属我们的‘鸡毛换糖’垃圾兑换。”西武山村妇联主席陈彩霞自豪地说。由于外来人口多、中小企业多,西武山村曾面临“垃圾多、分类难,隐患多、排查难,矛盾多、管理难”的“三多三难”问题。而以往垃圾分类是村妇联干部“促一促”,群众“动一动”,垃圾分类正确率常年在30%以下,村民们缺乏参与的动力和意愿。
为了使“内热外冷”的现象不再出现,村妇联创新工作方式,在人口较为密集、车流量较大的洋塘西路主干道开办了“鸡毛换糖”垃圾分类兑换点。兑换点由村妇联全程运营,鼓励引导村民收集矿泉水瓶、烟头、塑料袋等垃圾,在每月固定时间段集中到“鸡毛换糖”店兑换老酒、打火机、垃圾袋、围裙等日常生活用品。
小小的“鸡毛换糖”垃圾分类兑换点,一下子把村民参与环保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大家从“事不关己”转变为“我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妇女代表叶爱珍在垃圾分类中带头报名参加了督查队,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各家各户,并通过村巾帼文艺队举办“村晚”,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的知识深入人心。
如今,西武山村妇联正逐渐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务实有效的服务平台,实现从“小妇联”到“大社会”的角色转变。通过妇联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在西武山村有了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