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科技新知 十大流言,你中招了吗? CES展上的中外黑科技秀 “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上线 可以横着开的车 打call神器 能自愈“伤口”的混凝土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

十大流言,你中招了吗?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疫苗没用可以不用接种?北斗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于2018年在网络上屡屡传播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

近日,“智止流言,传播真知——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学中心揭晓。现场,十位各领域的权威专家通过讲道理、摆数据、做实验等方式揭穿了十大流言的真相。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是在腾讯指数数据的基础上,从2018年发布的74条“科学”流言中由专家评委根据其传播广度和危害性投票选出,均为百姓关注话题或与生活息息相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1.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这个伪理论已经流传了十年以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当场揭穿了这条排在首位的流言。

范志红解释说,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强大、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据悉,2018年11月,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杨在美国圣地亚哥法庭被判处赔偿一名癌症患者 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酸碱体质”是场骗局,自己也不是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等。

2.咖啡含致癌物饮用会致癌?

2018年3月底,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几家知名咖啡公司销售的咖啡产品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以警告消费者他们出售的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这是否意味着咖啡致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授陈芳对此表示,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酰胺确实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2A类致癌物的含义是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人群研究结果未有定论,只是具有潜在风险性。据《食品与化学毒物学》的文章介绍,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个体重55公斤的人,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产生致癌风险。

“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陈芳说。同时,她也建议大家,要避免摄入过多过度烹饪的食品,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会产生丙烯酰胺;要合理搭配营养,很多食物可以对丙烯酰胺起到干预效果。

3.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2018年问题疫苗事件的曝光,让“疫苗不需要接种”的舆论再次甚嚣尘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对此介绍说,接种疫苗的效果有目共睹。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我国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也是极高的接种率。

“疫苗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截至目前,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而只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才能够形成广泛的、有力的防御。”余文周肯定地说。

4. 洗牙对牙齿有害?

一些人发现,洗牙后感觉牙齿变小变松,牙缝也会变大,所以认为洗牙会把牙齿洗坏。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景泉对此解释道,“当我们通过洗牙清除掉牙缝里的牙结石后,牙根重新暴露了出来,牙齿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热水会觉得酸。至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那说明牙齿本来就有问题,很可能牙龈已经开始萎缩,并不是洗牙导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景泉表示,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结石等。因此建议大家要定期去专业机构洗牙。

5. 北斗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

有人认为,2018年 5月上线的北斗地图App使用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辟谣说:“北斗地图不等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她解释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负责提供经度、纬度、高度等位置信息,是国家建设的“大国重器”。而北斗地图属于地图软件,与百度、高德地图一样,主要提供的是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务,有很多手段可以进行地图的绘制,包括遥感卫星、地图观测车、无人机观测、用户反馈等。

“手机地图到底采用了哪个卫星导航系统来做定位,取决于手机中装载了哪个导航定位系统的芯片。如果你的手机不具备支持北斗系统的硬件,那么你下载了北斗地图App也跟北斗系统没有关系。”徐颖说。

6. 家用节能灯致癌还有剧毒?

节能灯泡释放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量子光学专家吴令安对此表示:“只要符合我国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她进一步解释说,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当然,如果每天长时间、超近距离使用节能灯对身体也是不好的。”

而关于节能灯里的汞,吴令安说,一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闭在灯泡里面,即使灯被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而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7.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

由于某新闻媒体提炼了美国一科研团队一论文中的“感觉”和“想象”,因此,“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间质”一结论在2018年广为流传。

那么“间质”到底是什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叶盛解释说, “间质”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过相关报道。它其实就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细胞外间质”属于同一范畴,目前还仅在组织层面,离器官差着一个等级,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

“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在新设备下‘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叶盛表示。

8.宇宙墙为宇宙划定了边界?

“2018年10月,在《新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亥伯龙神(Hyperion)的巨大原始超星系团,打破了形成最早、质量最大的纪录。于是,就有了‘宇宙墙’这条假新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暗能量首席科学家陈学雷现场讲述了假新闻的诞生过程。

他表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们就在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由许多星系组成的、长条形的大尺度结构,可以译为星系长城或者星系之墙。这样的结构并没什么太神秘的性质,以往也发现过很多次。而这一次发现的创新,主要是发现了比以往的类似结构更大、形成更早,而并非假新闻所说的这是宇宙边界之墙。

9.北极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

绝?

“北极包括的范围很大,去年夏天出现32℃高温的地区是在欧亚大陆西北角的挪威西北部海岸,也就是北极圈的边上,这个地区温度本来就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要高一些,出现32℃并不奇怪。”国家动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劲硕解释道。他表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冰上狩猎期和狩猎面积减少,的确对其生存造成一定影响。但这和32℃高温没有什么具体关系,挪威西北海岸本来也不是北极熊的栖息地。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000只,据相关机构预测,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呈现出‘稳定到上涨’。因此,‘北极熊灭绝’的言论不实。”张劲硕辟谣道。

10.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

的祸?

近两年出现的雾霾天搅扰着老百姓的生活和心情。2018年7、8月份,京津冀地区有几天能见度较低,公众便认为能见度低,就是重污染惹的祸。对此,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解释说:“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主要受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四方面的影响。而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

他进一步表示,夏季湿度较大,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气很像,所以容易被误认为是‘重污染天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