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最大化我们的人生价值。除掉我们睡觉和工作的时间,一周有62小时是我们可以支配的,如何把这个时间规划好,往往决定了我们生命价值的实现。如果把人生画为一个横轴和一个纵轴,横轴是时间轴,而纵轴则代表着我们的价值感、满足感、幸福感。把目光从横轴上移到纵轴上,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认知自我生命的意义,开始对未来的规划。
■ 李一诺
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哪来这么多时间?你是超人吗?因此我想谈谈“那些根本的事”——时间管理。我有秘诀么?还真有。
首先,管理时间,到底管理的是什么?其实管理时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最大化我们的人生价值。有了这个共识,我琢磨换一个角度,不讲该怎么做,而是讲讲影响我们很多人的三个大“误导”,避开了这几个坑,你会发现你也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误导一:我已经很忙了,所以没时间干更多事情
这个伪命题有很多呈现形式:我现在没有孩子,工作就已经非常忙了,所以我不能要孩子;或者是我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忙得不得了,所以我没时间再养第二个孩子;再或者说因为我现在工作非常忙,所以我没有时间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所有这些表象,都是误导一的变身。
那真相是什么呢?我在麦肯锡第二年的时候,听到一句定律对我个人影响巨大—— “你的活动永远会膨胀,直到占满你所有的时间。”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时间总是会被填满的。如果我们不能问老天再要500年,也许我们应该转念想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到底选择做什么?
好吧,当我们看清了这个误导背后的真相,我有三个法宝,能帮你破掉“因为没时间,所以做不成”这个大魔咒。
法宝一:看清真相。抛开所有借口,认真想想这个事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先不要管自己有没有时间。如果答案是YES,好吧,先把时间占上,向下走到第二步。比方说生孩子这件事, 我想要多个孩子,所以生了再说,办法会有的。
法宝二:设立限制。因为不管你有多少时间,你的活动总归都会膨胀到把这个时间填满,所以如果想去管理时间,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要把时间分割开来,设立限制,把固定的时间用于固定的事情。
法宝三:借他人之手。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加个砝码 ——借他人之手。几年前,我开始学钢琴。那时候我家老大也就是三岁多,老二刚出生不久,我自己还要经常出差,在那种所谓忙成狗的情况下,怎么还能坚持学习并且最终学会弹钢琴呢?
我就是用了上面的那三个法宝,首先我认真地想,学钢琴这件事我是不是真的想做?我当时确实是有很强烈的愿望想要学会弹钢琴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小时候没机会学,现在有能力和机会,我又喜欢;另外一个动机是,学了钢琴可以显摆啊!
第一步完成了,于是我开始使用第二个法宝,创造限制。我创造的第一个限制是买了一台电子钢琴,这样我晚上可以戴上耳机弹,不用担心打扰邻居,给自己创造了弹琴的条件。
第二个限制呢,我给自己报了个钢琴课,为了方便坚持,去上课的地方离我家不远,每周一次。前两个限制最初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后来这个限制就慢慢不管用了,有时候因为工作的安排会把钢琴课冲掉。
中间的确因此还停了一段时间,后来我们回到北京,儿子愿意学,由我送孩子上课并陪学,自己的课说不上很容易不上,但是不能耽误孩子学琴啊,再说一节课那么贵,我要是在旁边偷师,相当于买一送一,这么一想觉得真是一石好几鸟。
和我儿子一起学琴的时候,我就跟他说:这是你的课,但妈妈也想学,你回家还得把妈妈教会。因为妈妈坐在后面,有时候听不清楚,有些地方理解得没你好,你得教教我。
我这么做了收获了两个好处,一是我儿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上课更认真了,还会跟老师说“我妈是我教的”。另一个自然就是我有了一个小监督员,成了我的“借他人之手”。
综上所述,我给自己挖了个大大的坑,还安上了隔离网,保证我在“学钢琴”这个坑里跑不出来,最终修成正果。
误导二:我最近太忙了,等我闲下来再去做
这又是一个听起来很耳熟的“理论”,那么如何突破?
第一步:意识到你的“默认假设”。在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世俗定义把事物分类,这些是重要的,那些是不重要的;这些是正事儿,那些是着急事儿……这些定义像集体潜意识一样潜藏在我们内在的评判标准中,如果不仔细注意是意识不到的。当我们真正想要做成一件事又迟迟没去做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它的优先级,让你不知不觉在时间管理的误导中把它越放越久。
第二步:重新定义什么重要,从自己出发。大家都知道时间管理四象限分类法: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我所谓的大事,就是那些重要的事。所以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清晰而简单,就是重要的事,和不重要的事。判断的标准,是从我内心出发的,不是从他人视角出发的。
比如我虽然忙成狗,依然坚持周末回济南看姥姥。我和姥姥感情特别好,她今年已经94岁了,不在她身边生活的我,就很希望能常去看看她。
误导三:未来要慢慢规划,我还有N年时间来想
残酷真相是,我们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在创造未来。如果把人生画为一个横轴和一个纵轴,横轴是时间轴,代表这一生我们都做了什么,大概相当于我们的简历。而纵轴则代表着我们的价值感、满足感、幸福感。我们经常是生活在一个由横轴主导的人生里,想着要如何丰富自己的简历,却忘掉了其实最终决定一生高度的东西,是在纵轴上,那里才能看出我们这一生是否快乐满足,纵轴上的一切,可能才是我们愿意写入墓志铭的内容。
所以提前想想看,自己在一生结束的时候,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总结一生,把目光从横轴上移到纵轴上,那可能才是我们现在需要着眼的地方,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认知自我生命的意义,开始对未来的规划。
其实除掉我们睡觉和工作的时间,一周有62小时是我们可以支配的,如何把这个时间规划好,往往决定了我们生命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