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放
得知枫桥寒山寺新年听钟的门票从前些年的320元降到今年的100元,钟声尚未敲响时,已在我心头溅起回音。
这是一项惠民的举措。寒山寺听钟迎新年,2018年是整整第40个年头。一开始,这是个旅游的外事节庆活动,由海外旅游团“承包”,异域的游客在凌晨时分集合在寒山寺内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或裹着毛毯,听方丈用古老的钟杵撞响108声悠悠钟鸣,许愿祈福。作为东道主的本地人,只能礼让远客,在心中升起礼貌好客的自豪之余,或许也不无一丝缺憾吧。
在苏州,新年能与寒山寺迥然不同的文化场所,大约就是图书馆。在苏州这座文化古城,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投射打印到粉墙黛瓦上,头一批与之亲密接触的,是苏州图书馆前等候开门的人。早晨八点钟,门前就排起了两百来人的长队,呈之字形蜿蜒有序。作为地方媒体的文化记者,我专门实地采访过。2017年,据排列001号和002号的两位阿姨告知,她们是早晨3点钟就赶到了图书馆门前,坐在自己携带的小马扎上,与排着队的人们一起在黎明前的夜色中聊天、看手机,直至夜色一点点淡下去,晨光一点点亮起来,渐渐能看清楚自己随身携带的书籍上文字……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每年的新年这一天,图书馆全体领导员工都会在大楼主厅迎接新年的首批读者,宾主相见言欢。这是他们由来已久的“新年新书缘,相约图书馆”的迎新活动。在欢快喜庆的气氛中,工作人员会依约向前200名读者一一祝福,并赠送康乃馨鲜花、原地纪念封、新版《善用图书馆》等礼物和阅读材料。我问排队002号的潘姓阿姨,来这么早就是为了这点礼品吗?她说,就像有人喜欢到寺庙烧求财的头炷香一样,她就爱抢这个图书馆等候开门的前几名,有这个“癖好”。退休已9年的她,这已经是第十一次天没亮就来排队了。她说排这个队的感觉好,有一种朝圣的庄重和虔诚感,是一种对文明的敬仰。她还介绍到,她是虎丘老年骑游队的成员,每周她都要参加骑游活动,或三五十公里,或一百公里。本次图书馆排队在前二十名里的,就有好几位是他们老年骑游队的队员。其中有一位已经84岁。前几年,他们还组队骑车远行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并且途中还专门设计有“披星戴月”的体验路段。呵呵,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读书和远行也让他们的生命力格外旺盛。
我自诩为爱书人。一个乡下孩子,完全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对书的感激,自然形同顶礼膜拜。来苏州29个年头,也算见识了这里的乡风民俗,感受到这里浓浓的书香情结。古代出过不少状元,仅清朝一代的114名状元中,苏州就占了26名,素有“状元之乡”美称。在当代,苏州籍的两院院士多达121人,总数和人均密度,均遥居全国同等城市之首。这是苏州人自豪到自恋的“文化家底”。尚文重教,让一个开发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断发文身”之地,后来居上。尤其是明清两朝,经济发达,名人辈出,被坊间激赏之词称为“一部明清文化史,十之八九在江南”,更夸张一点就成了“一部江南文化史,十之八九在苏州”……我无意用溢美之词为苏州做广告,我只是心怀感恩,在这座古城工作和生活,让我养成了阅读的生活习惯。如一副旧时的苏州家庭楹联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下班回家,闭门翻书,开心或不开心的境遇统统关之门外,认领属于自己的“天下第一件好事”。
作为一个内地人,我是有地域比较的。我的故乡麻将风极盛,回故乡转转,寻找儿时的记忆,却被盈耳的麻将声搅得心烦意乱。苏州的麻将声也有,但少,小巷里转转,总能遇到一面窗口飘出小儿的琅琅书声,就像不期然撞见一树繁花,眼前心底豁然一亮。两厢比较,不必进屋就能做出判断,哪家潜伏问题,哪家充满希望。
当然,我的阅读还远远达不到“风吹哪页读哪页”的从容率性境界,我的确是带功利的。作为一个地方媒体的文化记者,我没有目的地挑拣充电,我会面临职场的力不从心,工作中就可能有辱使命。尤其近年做了报纸评论员,每天必须撰写一篇党报时评,更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配合中心工作,“气可鼓而不可泄”。
但“闲书”仍是不忍割舍。我读年轻的时评家李泓冰专栏,也读耄耋之年的叶嘉莹。前年的一次笔会,与津门蒋子龙先生在一起,听其介绍叶嘉莹,这个新时期以豪放改革家“乔厂长”小说而名世的老作家,说他听了叶嘉莹的课,感觉自己粗陋几如文盲。心头一震,我立刻从网上搜索到她讲课的视频,的确一看之下拜服在叶门。得一套她的《迦陵论诗丛稿》,这个是必须在新年里细嚼慢咽,加以吸收的。现代读书人幸运,拜师不必程门立雪,不必登堂入室,只要真诚,你就一定能成为其弟子。我知道今生未必有缘能目睹叶氏芳容,但我已经一厢情愿地认了她为今生恩师。
当代女性作家中,铁凝、王安忆、范小青、方方、池莉、刘琼、朱蕊、潘向黎、迟子建,一遇其新作,绝不失之交臂,以“今日事今日毕”的态势,“拿来主义”,立马读掉。说到东北的迟子建,就不由想到她的同乡萧红,想到国破家亡时代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弱女子,在香港浅水湾睁眼北顾,望穿秋水那数千里外的呼兰河,悲叹:“一生遭尽白眼,不甘!不甘!”会合卷闭目冥想一阵。读迟想萧,甚至将她们合二为一,这是读者的任性权利。
是的,我还爱写点读书随笔,在此前主持读书版的时候,版面主要介绍最新图书资讯,自己也有个每周一文的专栏,栏名“掩卷叩案”,关注国内外名家,更着重本土业余作者。写法上讲究轻松,但轻松不轻浮。篇幅节制,有时正话反说,有时反话正说,有时小题大做,有时指东道西。话不说得太满,给读者留一定想象空间,学姑苏金圣叹点评的文风,仿吴门冯梦龙叙事的辞采,启发读者读到此处也能多些联想,最好是“独家感悟”。四年多下来,逾200篇短文固然良莠不齐,却也蝉联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年度优秀专栏称号,业已编好,姜尚钓鱼,等候有无出版社错爱。更大的收获是,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作者,一些原本没有过交往的出版社,也主动馈赠新著,这就带来阅读的良性循环。
过去的一年中,捡点歉收的田野,乏善可陈却也有聊胜于无的诗集《微醺》和文化散文《太湖观澜》出版,编辑出版朱永新先生所著的《回家》一书,一本签约的《中国风俗图志·苏州卷》也已杀青交稿。另外,还应邀策划并担任一套二十卷本文丛的两个主编之一,自己撰写其中一本。原本没有大梦的奢望,打个盹也依稀有神清气爽的满足。
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一如既往不会去寒山寺感受那“夜半钟声到客船”。不去与钟楼塔影同框,羁旅中的张继那缕愁绪,那道人生如寄的慨叹,一样能吹拂枕边书页。这是读书人普遍擅长的基本功。不如撩开黑发般的夜色,展望各自地平线上的新年,那多像是天地间摊开的书卷,翻篇即为旧岁,而新展现的云水天际,隐约可见的字里行间,在引诱我们张扬一叶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