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月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她们,在这里寻找诗和远方 《如梦之梦》:浮生何如? 阿孜古丽:毛皮画之异样美 《大脑帝国》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们,在这里寻找诗和远方

哥伦比亚诗人安格耶·高娜为读者签名。

“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白龙扶利村

2018年12月的四会,有浩瀚的诗歌海洋,有乡情的肆意绽放,而她们以诗歌的名义在这里相聚,诚如高晓松的“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钟玲 文/摄

漫步在广东省四会市的江谷镇杨村,来自美国的印第安原住民诗人艾莉森·库克仅仅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写下了一首颇具画面感的田园诗《The yang village》。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总是行色匆匆的库克说,是小村的参天大树下散落着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红豆,给了她创作灵感。

那些时光,在那里写下优美诗句的,不只是库克……2018年12月下旬,在“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周”期间,来自中国以及美国、日本、越南、哥伦比亚等国家的逾百名女性诗人,在南国小城四会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遇见一座城市的灵魂

3000年以前的水松,战国时期的陶罐,汉代的青铜杯,唐代的黄釉四耳瓷罐,宋代的铜瑞兽熏炉……在四会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民国,一件件来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四会的曾经——因水得名,坐落在绥江之滨的千年古邑四会,万年以前已有人类聚居,公元前214年始建县,已有2233年的历史。

一座小小的博物馆,承载着四会的过往云烟,而每走过一个转角,就像路过一个时代,那是悠悠历史长河中的四会,“烙”下的来自过去的种种印记。

离开博物馆,回到现在的“时空”,走过小巷,穿过大桥,青山碧水环绕的四会又是另一番景象。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新馆尽是现代气息,中山公园、槎山公园等文体广场旧貌换了新颜,还有那遍布城市角落里大大小小的玉器卖场……文化与商业的勃勃生机在悄然诉说着四会的现在——以玉闻名,年产值约300亿元、玉器产业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的四会,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人来人往的街道,车窗外的沿途风景,呈现的是一个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蜕变与成长。每走过一条街道,就像经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那是焕发青春的四会,“刻”下的来自新时代的种种痕迹。

在市中心,在乡间,女诗人们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哥伦比亚的“80后”女诗人安格耶·高娜,初次与四会相逢,便认为四会像是一个“锁在深闺人未识”的“珍宝”,有太多太多的“秘密”待世界上的人们去发现与了解。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四会的宁静致远,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还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

竹林葱葱、溪水潺潺、青山环绕的白龙扶利村,有着“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的美誉。当地的村民一直延续着手工造纸这一特色产业,行走在这个几乎只能看到老人与孩童的小村庄,开放的袖珍造纸工厂,从浸、斩到晒纸、揭纸等八道工序制造纸张的过程一览无余。那里,不仅有古朴的农家院落与“柔媚”的小桥流水,还有古老的手工造纸术让女诗人们称奇。

沿着幽深的乡村小径一路前行,从明末清初留存至今的古井,建于清代的杨氏宗祠,20世纪50年代初建的旧粮仓,再到高大挺拔的百年红豆树群,江谷镇杨村让女诗人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略了一番浓郁的岭南文化……而距离杨村不远处,面向山水而居的清心雅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景。蓝天白云下,河水奔流不息。庭院深深,舍前屋后绿树红花相掩映,灰瓦红砖嵌着花窗古门,自然风景与书香共生共存,自是一方诗意栖息之地。

女诗人们,在杨村的树下寻找红豆,在宗祠前看村民舞狮,也在清心雅园留下了她们优美的歌声与动人的诗句。

田园风光旖旎,更美的还有诗行

“送你一颗红豆,不要种在心里,种在你的词语里。好,我还一颗红豆。”

诗人潇潇与慕白即兴创作并朗诵的诗歌,让安宁的清心雅园顿时热闹起来。

南国的红豆,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女诗人们创作灵感的源泉,而她们的到来,也让“古老”的四会,处处充满诗情与画意。

在“女性诗歌与星辰漫步”沙龙,女诗人们互相交流着创作心得,也用她们的母语,朗诵了自己的诗歌。没有人会去在意和纠结那诗句的含义,但那诗句中的美好却又油然在心。

在“中国女性诗歌写作的审美维度”为议题的高端论坛,孙晓娅、李润霞、耿占春、周瓒、美国诗人艾莉森·库克,她们分别以“民国女性诗歌创作的审美维度”“在性别历史中确立一种新的诗歌观和女性观”“从‘抒情的心智’到‘反讽的心智’”“女性诗歌‘倾斜者’说出的‘真理’”“本土女诗人对诗歌的影响价值”为题做精彩的发言;臧棣、张清华、唐晓渡、刘向东、傅天琳、蓝蓝、郑小琼等嘉宾围绕主题进行了一场关于诗歌的巅峰对话。采风之后,也有“严肃”时刻,那是诗人们一起讨论国内外女性诗歌写作的现状和趋向时。

在音乐诗歌朗诵会上,悠扬的琴音萦绕中,一首首经典诗歌被宋春丽、严晓频等著名演员声情并茂地演绎着——既有古典诗,如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薛涛的《春望词四首》,李清照的《声声慢》,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作呈夫子》,贺双卿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赠邻女韩西》,也有近代的诗作,如秋瑾的《宝剑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冰心的《繁星》(节选)等。既有国外优秀女性诗人的作品,如艾米莉·狄金森的《正是去年此时,我死去》,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的《最后相会之歌》,也有国内当代女诗人熟悉的诗: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舒婷的《致橡树》,作为朦胧诗的经典被姚锡娟“温柔”地朗诵着,爱意浓浓。

“落花遍布小径,后厢房凉气逼人/秋玫瑰开放祖母的脸庞,针线里/云集她的迷惘,她用哀叹的针/绝望的线绣出了玫瑰花园的秋景。”

“80后”打工诗人郑小琼的《针线》,在杜宁林的朗诵中,爱与哀伤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还有灰娃的《腾格里短歌》,傅天琳的《柠檬黄了》……

诗与远方,和诗人的相逢

在这次诗歌周现场评出的女性诗歌奖中,获得“外国优秀女诗人奖”的艾莉森·库克,拥有让她的翻译和众人赞叹不已的才情。那首灵感突来写就的《The yang village 》,是一时兴起之作,却也诠释着她对生活以及创作的感悟。

虽然已多次来到中国,但这是库克第一次来到南方,也是她第一次走进南国的乡村。库克幼年时曾从事烟草种植等田间劳动,还在工厂打过工。如今,已是加州大学河岸分校创意写作教授的库克仍然很喜欢,在山水天地间游走的感觉。

库克说:“每个印第安部落都是不同的,没有通用的意象,就像此行经过的中国的每个小村庄,也都有不同的味道。”对于诗歌创作,库克说自己随时随刻都会迸发灵感,她写诗,通常是写对土地、家乡,对自己语言的关怀。她笑言,如果不写诗的话,就会隐居山林,因为山林可以让她沉思,也让她在与不同人的交流中,了解他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儿童时期就开始写诗的她,在上大学时就接触到中国的古诗。“我的一位老师是华裔,他教我们通过翻译学习中国的古诗。我在两年内翻译了七八百首,就是在那时,我懂得了中国古诗的意象美。”

这一次,在诗歌周见到如此多的女诗人,为她所熟悉的并没有几个,库克认为尽管语言不通,但各国的诗歌文化有着美好的共性,女性诗歌周促进了诗人之间的交流,也必将推动女性诗歌的发展。

以诗为媒,以诗为证。

2018年12月的四会,有浩瀚的诗歌海洋,有乡情的肆意绽放,而她们以诗歌的名义在这里相聚,诚如高晓松的“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那时那刻,她们,就在这里寻找着,诗与远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