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红
主人公语
“将我们所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投入到临床应用中,就是我的梦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16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而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副院长、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马春红却用了16年,专注于乙肝病毒研究领域。
日前,由马春红牵头完成的“乙肝病毒及免疫微环境参与慢性炎症和恶性转化的机制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意味着,我国在研究乙肝病毒的治愈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用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同一个科学问题,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马春红说。
科研虽苦,她甘之如饴
1994年,硕士毕业的马春红被分配至原山东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工作。马春红与乙肝病毒研究的故事就此展开。
从中学时起,马春红就十分喜欢生物这门学科。读大学便“自然而然选择了生命科学和病毒学专业”。
后来分配到医学院,马春红却感觉压力十足。“因为自己学习的专业与医学专业差别还是很大”。为了尽快适应这种转变,马春红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那时候整体的科研条件都不好,临时住在教学楼2号楼一楼男厕对面的储藏室。”马春红回忆说。但她不觉得辛苦。“实验室就在楼上,有的实验需要半小时一次手动摇色,我楼上楼下跑,其实很方便。”后来有了孩子,马春红便抱着孩子继续工作。“那时候写申请书的摘要,要先打印出来,然后逐字剪下来,贴在方格中。我就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贴申请书。”
如今听来有些艰辛的经历,在马春红看来,却珍贵无比。“科研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就觉得非常知足、幸福。”马春红说。
工作期间,马春红跟随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原山东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孙汶生,开始接触乙肝病毒方面的研究。
艰难转型,16年磨一剑
从2002年到2005年,马春红重点针对病毒本身开展研究,从2005年之后,她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慢慢向免疫学倾斜。
“确定新方向的那段日子很难,我们要重新学习、使用新技术,还要适应新领域的新体系。”马春红回忆说,“免疫学一直很热,当时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研究,但山大在这方面还是刚起步。所以,那是真正需要我自己去开拓的领域。”
马春红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慢性肝炎的治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乙肝病毒本身,二是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着患者病情的进展。“我们团队的研究,正是根据这两大方面展开的。”
在经历了4年的默默耕耘之后,2009年,马春红和她的团队在专业期刊发表了首篇文章——《细胞分子免疫学》。
作为马春红团队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这篇由博士生鞠瑛为第一作者完成的学术文章,首次报道了免疫调节分子Tim-3在乙肝病毒感染诱发的CD8+T细胞功能耗竭中的重要作用,正式开启了乙肝病毒免疫耗竭研究的新领域。
马春红和她的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撑下,以我国高发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研究模型,发现了感染因素调控免疫检查点介导免疫耗竭、诱导慢性炎症重塑免疫微环境以及打破细胞生死平衡导致恶性转化的新基因和新通路,揭示了感染因素和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介导炎癌转化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诊断及干预靶点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发表的10篇代表性论文累积影响因子90.681,累积SCIE他引232次,成功转让发明专利1项。
不忘初心,不断扩展研究方向的外延
虽然马春红和她的团队一直围绕乙肝病毒及免疫学进行研究,他们也在不断扩展研究方向的外延。
“例如结合近几年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关注代谢方面的新现象。”马春红解释说,“乙肝携带者也会得脂肪肝,这对他们是好是坏?应该对他们提什么建议?这是我们的研究延伸发展的新方向。”
“用最新进展和技术服务于最初的科学问题,就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初心。”马春红告诉记者,“围绕肝病来做研究,我关心的科学问题始终没变。”
“有些工作其实没做完,还可以继续做深。”马春红说,“如果说有梦想的话,将我们所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投入到临床应用中,就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