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英在忙秋收。今年虽然遇到了自然灾害,但新农人合作社托管的水稻平均亩产仍达到了一千二百斤。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史玉根
仲秋时节,重庆市梁平区的水稻已陆续收割,稻田里只留下一蔸蔸枯萎的稻茬,偶尔可见一群群鸭子悠闲觅食。
“今年,我们在梁平区的4个乡镇托管了3000多亩稻田,虽然遇到了干旱等自然灾害,但平均亩产达到了1200斤,超过了我们向农户承诺的保底产量。”站在回龙镇清平村一片空旷的稻田旁,新农人农产品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尧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丽英,兴致勃勃地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介绍。
蒋丽英牵头的新农人合作社,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有多年,三年前将经营业务从经济作物扩展到水稻种植,虽然稻谷价格连年下跌,但他们的托管规模却逐年扩大,并实现了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双赢。新农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示范合作社”,蒋丽英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农人合作社推行社会化服务是如何实现经营主体与农户双赢的?近日记者在梁平区进行了采访。
各司其职,提高生产效率
蒋丽英在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出生长大。20世纪9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她到重庆主城区创业,从一个理发妹“晋升”为4个高档理发店的老板。在经营理发店的同时,她还代售家乡的土货。因看好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前景,2009年,她毅然关掉3家理发店,回老家种植黑花生。
黑花生是一个新品种,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花生,当时梁平很少有人种植。蒋丽英最初只种了70亩,她和家人精心管理,并请专家指导,当年种植的黑花生就喜获丰收,而且品质也很好,卖出了比普通花生高出一倍多的价格。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她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0亩,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就是在这一年,蒋丽英牵头组建了梁平县新农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种植规模扩大了,田间管理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光靠家人已无法完成,蒋丽英便雇请了多名农民帮忙。结果,令人头疼的事情发生了:地里的杂草总是扯不完,施肥也总是不均匀,严重影响了花生的生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经过观察,蒋丽英发现了秘密:一些工人干活经常“磨洋工”,甚至糊弄老板。
“因为不是给自己家干活,一些工人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也较差,甚至还担心今天活儿干快了、干好了,明天就没事儿可干,自己就挣不到钱了。”蒋丽英说,“磨洋工”现象在许多大中型农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传统种植业的许多生产环节,其实更适合一家一户来做。”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她将自己的流转耕地按30~50亩一份返租给农户种植,自己则组织人力物力,专门为种植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统一提供耕地、播种、收获的机械作业,并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产品。“种植户负责给自家的黑花生除草、施肥等日常管护,因为与收益直接挂钩,他们的积极性高了,责任感强了,生产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蒋丽英告诉记者,采取这一模式后,农户和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当地黑花生的种植规模扩大了,由原来几百亩发展到3000多亩,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合作社和她的公司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户每户每年能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乡亲们赚了钱都感谢我们。”
发挥优势,实现增效增收
2016年,蒋丽英将社会化服务由黑花生扩展到水稻。当年,新农人合作社托管了梁平区袁驿镇和碧山镇500家农户的1000多亩水稻。以后两年,托管规模每年扩大1000亩,至今已达到3000多亩。
“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许多留守老人无力耕种,只好让粮田闲置,有的虽然耕种了,但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效益都不太高,实在是可惜了。推行社会化服务,实施科学种田,可以让这些粮田产生应有的效益。”提起自己进入水稻领域的初衷,蒋丽英说:“前些年种植黑花生,我们积累了一些社会化服务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实力,光购置大型农机设备,我们就投入了100多万元。”
和黑花生种植服务相似,蒋丽英搞水稻托管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各自优势,并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协商,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益和职责。
记者在蒋丽英提供的合同样本上看到,作为甲方,经营主体收取农户每亩300元的服务费,负责提供耕地、育秧、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收割等服务;代购种子、化肥、农药;代交水稻保险。作为乙方,农户负责施肥、除草、挞田埂、挖水脚、勾田角、管水、运输、晾晒等田间管理。稻谷产多少都归农户所有,但甲方承诺最低亩产500公斤。如果农户愿意,甲方还帮助他们销售产品。
“和黑花生种植户一样,产品归自己,利益攸关,农户自然不会当甩手掌柜,而是主动参与,精心管理,再加上我们的技术支持,产量一般都不会低于家庭种植。”蒋丽英介绍说,每年他们都会邀请水稻专家到现场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农户种植。这三年,他们托管的水稻平均亩产比家庭种植的水稻增加了200公斤。
与家庭小规模种植的投入相比,每亩300元托管费并不高。碧山镇清平社区一名村民说,以前他每亩稻田投入差不多要500元,从2017年开始,他把自家的3亩稻田交给新农人合作社托管,投入少了,人也轻松了很多。
合作社是如何把成本降下来的?蒋丽英介绍说,实施科学种田、机械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许多费用自然也减少了。以机械插秧和无人机喷药为例,其速度比人工高出几十倍,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就更不必说了,不仅用药量减少了,病虫害防治效果也更好,实现了绿色种植。”
“这一增一减,每亩增收达到了700元。虽然这几年粮食价格连续下跌,但我们托管服务的农户不仅没有亏损,种植收入还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蒋丽英说。
她告诉记者,他们还要扩大托管规模,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但存在不少困难。“比如,一些人的观念还比较保守,不太理解新的经营模式;还有,自然灾害多,市场风险大,经营利润微薄等等,不过我相信,社会化服务是农户与经营主体实现双赢更有效的途径,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出路,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会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