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7月1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文明周刊 有一种爱叫“回家吃饭” 调查:女性更不愿“为孩子而坚持不离婚” 大学生关爱留守娃 人生必修课:提升高质量陪伴的能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必修课:提升高质量陪伴的能力

■ 叶文振

一天,笔者路过一个中高档小区,看到一个小孩拉着妈妈的衣角静静地等待着,而母亲正全神贯注在她的手机上……本来我已经走过去了,但还是忍不住又走回来,对这位母亲说:“小朋友多么希望你关注他啊,你能先不玩手机吗?”这位妈妈一脸淡漠,没理我。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扮演角色多元,人们似乎越发渴望陪伴。小的时候不仅期待被妈妈搂在怀里,还希望被父亲高高举起,或者骑在他的脖子上,坐高望远;长大了,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小学了,幼儿园、学校老师的陪伴温暖着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尤其在学习紧张的大学校园,人们又是多么期盼爱情的陪伴,把每一天都过出浪漫与温馨。还有产房待产的陪伴、生病待愈的陪伴,以及进入晚年、弥留之际的陪伴。如果没有陪伴,人生将会变得孤独、没有安全感。

当然,尽管人们渴望陪伴,但又不希望这是一种心不在焉的陪伴,一种不能和你对视、对话、分享悲欢、共度时光的陪伴,一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纯粹应付敷衍的陪伴。人们不仅在意陪伴的次数、时间的长短,更重视陪伴的质量,即你的陪伴需求与他人的陪伴供给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并通过这种有效对接让双方都获得满足、获得愉悦与幸福。

比如,夜晚突然停电,孩子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也伸出手搂住孩子,并轻轻地安慰他别怕,这是一种有质量的陪伴。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妻子特别想喝酒,丈夫不仅给她倒上一杯,也给自己倒上一杯,陪她一起喝,而不是不管不顾,还扔下一句:你最近怎么像酒鬼啊!这也是一种富有质感的陪伴!

再比如,每回走过十字路口,夫妻俩总是拉着手彼此提醒;每回情绪低落,你们除了安慰还有具体调适的办法;每次想念对方,不仅随时可以尽情表达,甚至立即出发,彼此制造惊喜,这种相依相偎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陪伴。

端正陪伴态度、强化陪伴意识、特别是提升高质量陪伴的能力,应该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应该成为贯穿于生命过程各个阶段的情怀与修养。

在社会把高质量陪伴纳入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我们现代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陪伴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与需求,它有很强的时间性或生命阶段性,你错过了,就难以弥补,像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无法在他们长成后再补上的。陪伴还是一种双向互惠的过程,只把它当作一种社会责任是很难可持续的,互愉互勉的陪伴、解困解难的陪伴、共济共享的陪伴等等,都是一种社会信任的建立,一种彼此成长的见证,一种幸福放大的合作!

高质量的陪伴,应该得到更多的意识倡导和能力培养。只有陪伴热情,不讲究时间节点、场合和方式,只注重通过市场购买陪伴,不重视亲力亲为,只追求样式创新,如宠物、互联网、甚至智能机器人陪伴,不强调真情实感投入的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到最后都可能出现不尊重、不平等、缺乏真实与感动的结果,导致人类对陪伴真正需求的异化。

陪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我们不仅要正常地释放这种需求,还要好好地培养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时时用高质量的陪伴实践,提升人类彼此陪伴的层次和内容,让我们一生没有孤独。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