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树上的金翅雀巢 胡运彪/摄
在天线底座上做窝的珠颈斑鸠
乌鸫的巢
这个属于比较典型的白头鹎的窝 (图片来自网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专门去找鸟窝或者掏鸟窝,不要对无意中发现的鸟窝进行过多干扰,不要轻易触碰鸟蛋和雏鸟,因为有可能把鸟蛋弄破或者伤害到雏鸟。
■ 胡运彪
作为一个曾经经常和鸟窝打交道的人,每年春天和夏天,我在微博、知乎、贴吧以及微信群里经常被问“这是什么鸟窝?”,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比较实用的文章,来聊一聊身边那些常见且大家并不熟悉的鸟窝。
喜鹊、家燕、金腰燕等的窝,比较常见且辨识度很高。家燕的窝需要有个底托,和一个泥碗差不多。金腰燕的窝一般是紧贴着墙壁的垂直两个面,有一个廊道式入口。在洞里做窝的啄木鸟、山雀类以及椋鸟类等,普通人很难接触到或者也看不到里面的情况。那么,我就细数一下身边一些发现率比较高的 “网红窝”以及一些具有潜在发现概率的鸟窝。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的窝可能是微博上曝光率最高的鸟窝了,毕竟分布范围广,且非常喜欢在城市里讨生活。在城里讨生活的珠颈斑鸠们发现身边的绿树适合做窝的就那么几棵,只好去拓展一下新的场地。而楼房上的空调外机、阳台上的花盆以及一些其他墙体上凸出来的小平台,恰恰成了好得不能再好的筑巢场地。随随便便搭几根树枝,实在觉得太简陋的话加点泥巴或者枯草,稍微像个盘子的时候就可以下蛋了。
有时候,雌性珠颈斑鸠繁殖心切,搭了几根树枝就开始下蛋了。新闻报道里还曾报道过一个直接把蛋下在了学生裤子上的事情,可能当时那只母斑鸠觉着那个裤子比自己搭的窝还舒服……
白头鹎等鹎类
白头鹎也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鸟类,而且城市和乡村中均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白头鹎主要在乔木、灌木以及竹子上筑巢。距离地面高度从一米到七八米不等,偶尔有些可能不到一米。这些高度在一米到两米之间的巢就很容易被人们发现了。白头鹎的蛋辨识度还是很高的,整体上为粉色,密度大小不一的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巢基本上由草茎、草叶等材料做成,大小和成年人的拳头相当。如果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见到这样的鸟窝和鸟蛋,基本上可以确认是白头鹎的了,南方地区的可选项就要多一些了,也有可能是其他鹎类,比如红耳鹎和黄臀鹎等。
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是一种很萌的小鸟,分布范围也非常广,筑巢地点多样,从湿地里的芦苇丛到山区的灌木丛都有,有时候甚至会在菜地里一些密集且比较高大的蔬菜和农作物上。巢距地高度一般不高,很少超过两米,因此大大增加了其被人们发现的概率,其蛋多为蓝色。
不过,野外棕头鸦雀的巢还是很好识别的,其巢呈杯状,大概和我们平时经常用的纸杯差不多大小,如果在北方地区遇到这种类型的巢且还是蓝色或者白色的蛋的话,基本上就可以确认是棕头鸦雀的了。
乌鸫
乌鸫也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鸟。国内大部分地区常见,经常被人误认为小乌鸦,其实人家比乌鸦漂亮多了,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一般来说,乌鸫大多数在树上筑巢,巢一般位于贴近树干的枝杈处或者一些比较大的侧枝上,但近年来不断有人发现它们也开始在阳台或者窗台上做窝,有时候也会跑到花盆里,大有和珠颈斑鸠抢地盘的架势。不过,比起珠颈斑鸠来,乌鸫的巢要精致复杂得多,泥巴、苔藓、塑料袋等都会有。乌鸫的蛋略微有点发蓝,蛋壳上也有很多红褐色的斑点,而且钝端比较多一些。
上面四种算是网络上曝光率最高的了,基本上也不会认错。接下来再说几类有可能在野外见到的。
北红尾鸲算一个,它的分布范围也极其广,筑巢地点也是多种多样,墙/树洞里、土坎上、屋檐下、电表箱里以及岩石缝隙里都有可能成为其筑巢的场所,巢的大小随筑巢地点的空间变化。北红尾鸲的蛋也有些发蓝,钝端密布有一圈棕色的斑点,不同个体之间的卵色可能略有差异。
金翅雀也可以算一个,但大多数人见到的一般是大雨或大风之后掉在地上的巢,金翅雀多在一些松树等针叶树种上筑巢,也会在一些阔叶树的侧枝上,隐蔽性通常比较好,正常情况下很难直接看到。巢比较精致,一般会有很多棉麻、毛絮以及羽毛等材料,整体上比成年男性的拳头略小一些。如果你在针叶树的树下捡到类似的巢,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金翅雀的了。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的家,因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专门去找鸟窝或者掏鸟窝,对无意中发现的鸟窝不要进行过多干扰。不要轻易触碰鸟蛋和雏鸟因为有可能把鸟蛋弄破或者伤害到雏鸟。
(摘自“鸟类趣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