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推动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社会发展融入区域建设 提炼自然:芭芭拉·赫普沃斯的雕塑 荷尔蒙战争 微信使用的性别差异及性别气质融合趋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4.8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社会发展融入区域建设

——聚焦第二届“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

编者按

6月23日~24日,第二届“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贡献、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现状、少数民族地区边民跨界婚姻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民族女性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性别/女性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性别文化交汇融合,少数民族女性才走向独具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道路。

■ 王福芹

6月23日~24日,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第二届“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的专家学者就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现状、少数民族地区边民跨界婚姻、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现状

女性发展与性别平等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少数民族女性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金花善做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女性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公共参与现状”的演讲,并展现了女性研究中心取得的丰硕的理论成果以及开展的多姿多彩的活动。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方美花认为,目前中国学界对我国朝鲜族女性的研究主要是从朝鲜族女性意识变化、家庭和社会地位变化以及贫困、消费、休闲等方面进行的。学界对韩国朝鲜族女性的研究,始于中韩建交后,中国学界主要开展了朝鲜族女性移民问题研究,主要是从跨国女性婚姻的基本形态、文化冲突、身份认同、移民影响等方面进行的。而韩国学界主要以移民生活的体验/适应、有关主体性变化/性别身份认同、跨国家庭/性别角色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主。目前,国内外对朝鲜族女性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研究者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教授乔淑英通过对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景区黎族女员工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女性随着社会参与增强,重要角色扮演和经济收入提升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不仅促进了女性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同时对她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彭亚华认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占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多数,虽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但是对其性别意识、女性发展障碍的研究明显不足,应引起重视。

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地位与贡献

少数民族女性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参与社会发展中得到提高。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姜秀花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四个方面分析了女性的社会参与,认为女性社会参与会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逐步提升,但是也面临着城乡、区域、性别等方面的不平衡发展。她认为提高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参与,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女性自身素质和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其社会参与能力、用法律法规和各项有利政策,保障女性社会参与的力度、优化社会环境。

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参与同社会地位与贡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女性的社会参与提升了,才能进一步推动女性的全面解放与发展,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更好地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的社会贡献率也会随之提升。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高萌从少数民族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婚姻家庭地位、教育文化地位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少数民族女性为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社会贡献。

广西妇女干部学校唐红梅通过不同时期壮族女性社会性别、社会地位、角色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全面提升壮族女性地位的必要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边民跨界婚姻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边民的跨界通婚,也与跨界少数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也成为与会学者的关注点。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高伟浓提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边民跨界婚姻“女性一边倒嫁入”现象突出,导致非法通婚、非法婚姻现象比较普遍。边民的跨界通婚,与跨界少数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诸多社会问题。高伟浓教授通过鲜活的案例,提出只有重视和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边民跨界通婚问题、杜绝非法婚姻,才能确保边疆的长治久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树杰提出云桂妇女流动相应带来了非法出入境、非法婚姻、非法居留、非法务工等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维护边疆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遏制边境地区妇女的非法流动势在必行。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朴美兰提出,随着社会转型与人口流动,社会治理的基层力量——社区工作者,在性别分布上呈现了显著特征,凸显了女性社区工作者的优势和特殊作用,是男性社区工作者不可替代的。当前,各民族地区社区工作者在职业薪酬待遇、职业认可、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但她们对区域社会发展和边疆和谐稳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加强女性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如何开展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少数民族妇女工作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和性别平等的实现。

吉林省委党校妇女干部学校校长隋悦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民族工作和妇女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过程中,实现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全面发展与性别平等的需要;二是把提升少数民族妇女素质教育一直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培养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三是党和政府始终不渝地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妇女发展道路。

广西妇女干部学校王云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加强女性人才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例,认为广西通过各项保障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为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成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女性发挥半边天作用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提出了广西女性人才总量偏少、性别结构分层明显,落后的传统思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女性成长成才等问题。

云南财经大学李思蒙通过田野调查、实地勘察、村民采访等方法,深入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调查研究,见证了彝族女性生命意识觉醒过程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少数民族妇女反贫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照。

与会者一致认为,民族女性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性别/女性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不同民族在民族文化和性别文化相结合中各具特色。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性别文化交汇融合,少数民族女性才走向独具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道路。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