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中)随6月监测小队上山开展巡护监测工作。
2018年5月回收红外相机数据中,拍摄到的当年2月,大熊猫在高山杜鹃林中穿梭。
编者按
“5·12”汶川大地震之前,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的活动痕迹很多。“5·12”汶川大地震后,巡护监测中发现,大熊猫痕迹在减少。保护区也只在2012年的红外线相机监测中拍摄到了大熊猫活体。十年来,随着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的进展,保护区迎来了大熊猫的“强势回归”!5月14日下午,到中坝保护站管辖区内的糖桶岩区域回收第二次红外相机数据的工作人员,在红外相机里看到了大熊猫的影子。怀着惊喜的心情,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随巡护队一起来到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探究竟。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在雨季已来的6月,“造访”白水河并不容易。
这个离成都仅60公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最低1481米、最高4814米,3300多米的落差,搭配当下几乎日日的阴雨绵绵,“本来就陡,遇到下雨,就湿滑得很,很容易被困在山里头。”深一脚浅一脚的攀登路上,伍国林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却最适合竹子在山间茂盛起来。联通九顶山、龙溪—虹口等大熊猫保护区,使岷山山系南段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的地域优势,更让白水河成为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爱情走廊”——“基于保护区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大熊猫在此区域的存在是必然的。”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所长陈旭说。
必然存在,却不意味着必然见到。
“十几年来,月月都进山,就没在山中亲眼见过大熊猫。”带着点遗憾,伍国林说。这个已在大山里工作20多年的壮实汉子,是管理局中坝保护站站长,站里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每月一次的上山巡护监测。
一个多月前,正是伍国林查阅着刚从山里收回的红外相机拍摄数据,突然一声大吼:“这是大熊猫啊,你瞅这白头顶、黑耳朵、黑眼圈……”
时隔6年后,白水河终于再次发现活体野生大熊猫。
“1个多G的视频,时间显示的2个多小时处,突然看到一个大脑袋。”每每说到这儿,伍国林总会提高声调,说,“我赶紧倒回再倒回,仔细看,越看越激动……”
成立国家级保护区的16年间,健康成年大熊猫的身影,在白水河一共就出现了11次。
“能拍到野外大熊猫生活视频,是对保护区工作最大的肯定,无疑证明了汶川地震后的这10年,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和白水河保护区工作的成效。”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胡大明说:“大自然在人们的守护中慢慢恢复,野生动物也正在重回故土。”
大山里的“天赐奇缘”
同事们都挺羡慕宋自强。
保护区管理局一共20多人,几乎人人都进过山,很多人已在此工作十几年,可真正在保护区的大山中亲眼见过大熊猫的,只有49岁的他。
曾是站里“进山狂人”的宋自强,以前总一个人进山,连续待上四五天也是常事。多年的连续登山给他的膝盖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医生今年初给出警告,绝不可再登山。
巡护监测工作始于2003年,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域,设定了20条固定监测线路。每月一次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每半年一次20条固定监测线路生物多样性人工监测,每季度一次的红外相机安装与数据搜集。在熊猫发情期(3~5月)、旅游旺季(7~9月),巡护频率还要加大。
近20年的巡山生涯就此打住,回忆13年前与大熊猫的那次“亲密接触”,成为老宋的一大乐趣——
“那次我独自进山。下午两点左右,山林开始下起小雨,走到海拔2350米处,突然听到离着不到100米处有声音,在一片针阔混交林区域中,看到一棵铁杉树上坐着两只大熊猫,一大一小,还发出叫声。” 宋自强说,“最近时,我离大熊猫只有10来米。”
绝无仅有的经历,被陈旭称为“天赐缘分”。
与动物园里爱与人类亲近的“滚滚”们不同,在白水河保护区2万余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内,野生大熊猫几公里外就能嗅到人类的气息,为保护自己会机警地躲藏隐蔽,加之“滚滚”活动区域十分广阔,保护区红外相机捕捉区域很有限。“能捕捉到实体大熊猫影像的概率并不大。”陈旭说。
大熊猫从未离开
汶川地震后,伍国林和队友们在巡护监测中发现,大熊猫痕迹在减少。
“最初几年,每次上山,都能看到大熊猫的踪迹——粪便、卧迹、食迹、毛发等,有时收集一条线路上的粪便,能装上一麻袋。”伍国林说,“2008年后,这些痕迹就明显减少了。”
位于龙门山褶皱带中南段的白水河保护区,与汶川仅一山之隔。中坝保护站6月选择的巡护监测线路上,进入保护区,首先攀爬的是一条宽约50米、横卧着一块块巨石的路。“这里原来道路平坦。”巡护队员张芙蓉告诉记者,“因为地震和泥石流,碎石从山上滚落下来。”
“大熊猫一直在保护区内活动。”已在白水河所在区域工作了16年的胡大明认为,“地震的确对白水河保护区内中低山植被造成了一定的损毁,但白水河保护区大熊猫一般在海拔2600米到海拔3500米活动。不过,大熊猫活动范围广,不同的季节有不同活动区域。当然不能排除地震破坏了其部分活动和取食区域的可能。”
为何巡护队员们寻找大熊猫痕迹难度越来越大?“大家推测,因为队员们常走的线路,可能已被聪明的大熊猫识别。当然近几年,保护区内几次捕捉到大熊猫的视频,也与红外相机在数量的增长以及安装技术上更科学化有关。”胡大明说。
“看,已经绿油油了,裸露的岩石看不见了。”行进在巡护路上,指着两旁山上日渐茂密的植被,张芙蓉笑眯眯地说。
在白水河保护区,没能在山中亲眼见过大熊猫的是大多数,但每个人都能清晰地记得,活体大熊猫在保护区出现的次数、海拔、场景。
在汶川地震后的十年间,就有4次——
2009年3月,村民在山中发现了大熊猫,并拍摄到了大熊猫后半部分身体。“那是海拔1300多米的地方。” 伍国林说。
2012年4月,保护区接到龙门山林业站的电话汇报:“村民在正平梁子发现了一只身长约1.3米,体重约90公斤的大熊猫。”工作人员即刻赶到巡察保护。“没见到大熊猫活体,但是发现了大熊猫的新鲜粪便,粪便还冒着烟呢,是只成年大熊猫,那个地方海拔有1700余米。”中坝保护站巡护员周传军说。
同年5月,一台红外相机清晰地拍到了大熊猫的全身。“那是在海拔2400米左右区域。” 管理局生态旅游管理科科长邓玥说,“大熊猫正从一片峨眉玉山竹林中穿越而过。”
这一次,则是大熊猫在雪地中穿梭被红外相机清晰拍到。“我们5月回收数据发现了它,但拍摄到它的时间是2月份左右。”邓玥说,“这片区域是高山杜鹃林地,海拔3100米左右,大熊猫到那么高,估计是到了发情期。”
“震后十年,熊猫归家”——这一次,当保护区管理局向外界公布信息时,用的标题很“散文”,这篇至今挂在保护区官网首页的公告,还没忘在结尾处亲切呼唤:“大熊猫大侠,你可算来了!”
人类需要大熊猫
“大熊猫这位‘撑伞大哥’重出江湖,也给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最重要的砝码。”曾到过白水河调研的环保人士陈月龙说。
伞护种是指某一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在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伞。
陈月龙介绍,把大熊猫选择成伞护种,就是利用它的生存环境需求,去更多涵盖与它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或近似地区的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
巡护监测中,作为中坝保护站唯一的女性,细心的张芙蓉注意到,在一片落叶针阔林中,好几株珙桐长势很好,“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也叫‘鸽子花’,因为它每年在5月开出的白花就像鸽子在跳舞一样。” 她说。
白水河保护区被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2年对保护区进行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尽管地震对保护区内中低山植被造成了一定的损毁,但保护区地形的复杂性、海拔高差大以及植被类型的丰富多样性使得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仍然保存较好。
报告统计,整个保护区现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37种。有保护植物6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5种。
安置在山林中的红外相机,巡护队员在取回的存储卡中,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各种野生动物的活动——
一群扭角羚从相机路过,它们是保护区最大的食草动物。不止一次拍摄到的林麝,曾因盗猎导致种群数量急速下降,保护区建立后,近年,种群数量得到明显回升。两只川金丝猴陆续从相机前跳过。它们都属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成对外出捕食的黄喉貂被拍到;斑羚很害羞敏感,发现红外相机后,迅速跑开;亚洲黑熊常常离相机很近,却发现不了相机……它们都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据保护区管理局统计,保护区从2012年到2018年,共计投放230台红外相机,共计野外工作时间4300小时,共计收集有效数据达5600余份。共计记录野生动物达80余种。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劲硕曾撰文称:有科学研究显示,在伞护种大熊猫的庇佑下,同时生活在大熊猫保护区内的多达96种本地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因此受益。
“保护大熊猫,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被称为生物学界的“泰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如今,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进入第二年。划定总面积超过2.7万平方公里的这座国家公园,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目标,涵盖四川、陕西和甘肃3个有大熊猫分布的省份,几乎保护到所有大熊猫的野外种群。
这足以让大家对“国宝”们的未来,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遍遍翻看那段大熊猫15秒视频,伍国林总会像个兴奋的孩子。他知道,一次次走进大山,就是要给大熊猫和它的动植物“朋友们”,看好这个家。